稟餼的意思

注音 ㄅ一ㄥˇ ㄒ一ˋ

拼音 bǐng xì

基本釋義

⒈  亦作“稟餼”。

⒉  指祿米。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稟餼”。指祿米。

《北齊書·文宣帝紀》:“﹝帝﹞立 阿那瓌 子 菴羅辰 為主,置之 馬邑川,給其稟餼繒帛。”
《新唐書·沉既濟傳》:“故官若同正、試、攝九品以上者,視品給給俸,至稟餼、幹力、什器、館宇悉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