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竿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ㄢˋ ㄍㄢ

拼音 jiàn gān

基本釋義

⒈  亦作“箭幹”。亦作“箭簳”。

⒉  箭身。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箭幹”。亦作“箭簳”。箭身。

《漢書·匈奴傳下》:“匈奴 有鬥入 漢 地,直 張掖郡,生奇材木,箭竿就羽,如得之,於邊甚饒,國家有廣地之實,將軍顯功,垂於無窮。”
《晉書·王恭傳》:“時內外疑阻,津邏嚴急, 仲堪 之信因 庾楷 達之,以斜絹為書,內箭簳中,合鏑漆之, 楷 送於 恭。”
唐 薛用弱 《集異記·汪鳳》:“﹝ 張勵 ﹞居與 忠 同裡,每旦詣曹,路經其門,則遙見二青氣,粗如箭簳,而緊鋭徹天焉。”
《爾雅翼·釋木四》:“《職方氏》:揚州,其利竹箭。箭一名篠,是竹之小者,可為箭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