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漏吞舟的意思

注音 ㄨㄤˇ ㄌㄡˋ ㄊㄨㄣ ㄓㄡ

拼音 wǎng lòu tūn zhōu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網裡漏掉吞舟的大魚,比喻法令太寬,使壞人漏網(見於《史記·酷吏列傳序》:“網漏於吞舟之魚”)

(of laws) too mild (to punish criminals);

國語辭典修訂本

網漏吞舟「ㄨㄤˇ ㄌㄡˋ ㄊㄨㄣ ㄓㄡ」

⒈  網,魚網,比喻法網。吞舟,指能吞舟的大魚,比喻大奸大惡的人。網漏吞舟語本比喻法令寬疏,大奸大惡的人仍被饒恕。

《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序》:「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致於奸,黎民艾安。」
《晉書·卷八三·顧和傳》:「明公作輔,寧使網漏吞舟,何緣採聽風聞,以察察為政?」
《宋書·卷七四·沈攸之傳》:「泰始開闢,網漏吞舟。」

引證解釋

⒈  網漏,謂法網疏寬。吞舟,指大魚,比喻大奸。後因以“網漏吞舟”喻法網疏寬,大奸得脫。

《史記·酷吏列傳序》:“漢 興,破觚而為圜,斵雕而為樸,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姦,黎民艾安。”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王(王導 )問 顧(顧和 )曰:‘卿何所聞?’答曰:‘明公作輔,寧使網漏吞舟,何緣採聽風聞,以為察察之政。’”
唐 李白 《天長節度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序》:“今網漏吞舟,而胡夷起於轂下。”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自序》:“今外則網漏吞舟,內則桃僵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