緦衰的意思

注音 ㄙ ㄕㄨㄞ

拼音 sī shuāi

基本釋義

⒈  亦作“緦縗”。

⒉  古代王為諸侯之喪服。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緦縗”。古代王為諸侯之喪服。

《周禮·春官·司服》:“王為三公六卿錫衰,為諸侯緦衰,為大夫士疑衰,其首服皆弁絰。”
鄭玄 注:“緦,亦十五升去其半,有事其縷,無事其布。”
《漢書·王莽傳上》:“《周禮》曰‘王為諸侯緦縗’,‘弁而加環絰’,同姓則麻,異姓則葛。攝皇帝當為 功顯君 緦縗,弁而加麻環絰,如天子弔諸侯服,以應聖制。”
《北齊書·神武帝紀下》:“六月壬午 魏帝 於 東堂 舉哀,三日,制緦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