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筏的意思

注音 ㄕㄜˇ ㄈㄚˊ

拼音 shě fá

基本釋義

⒈  捨棄渡人的船筏。謂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無用,不可再執著。語本《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唐錢起《歸義寺題震上人壁》詩:“不作解纓客,寧知舍筏喻。身世已悟空,歸途復何去。”後多以喻學習古人詩文要擺脫方法上的束縛,方能有所創造。

引證解釋

⒈  後多以喻學習古人詩文要擺脫方法上的束縛,方能有所創造。

語本《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知我説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唐 錢起 《歸義寺題震上人壁》詩:“不作解纓客,寧知捨筏喻。身世已悟空,歸途復何去。”
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書》:“佛有筏喻,言捨筏則達岸矣,達岸則捨筏矣。”
明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八:“捨筏登岸,禪家以為悟境,詩家以為化境,詩禪一致,等無差別。 大復 與 空同 書引此,正自言其所得耳。”
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五七:“作詩以道性情, 李夢陽 早已講過;學古重在舍筏, 何景明 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