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的意思

注音 ㄊㄨㄥˊ ㄏㄠ

拼音 tóng hāo

基本釋義

⒈  即蓬蒿。一年生或隔年生草本植物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花白色或淡黃色,高二三尺,莖葉嫩時可食用。

garland chrysanthemum; crown daisy;


英文 crown daisy, garland chrysanthemum,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德語 Salatchrysantheme

法語 chrysanthème comestible, chrysanthème couronné, Glebionis coronaria

國語辭典簡編本

茼蒿「ㄊㄨㄥˊ ㄏㄠ」

植物名。菊科茼蒿屬,一年生草本。葉互生,邊緣有不規則羽狀分裂。頭狀花序,花黃色或白色。嫩莖及葉可食。

造句茼蒿是冬天吃火鍋時不可少的火鍋菜。 △蓬蒿

國語辭典修訂本

茼蒿「ㄊㄨㄥˊ ㄏㄠ」

⒈  植物名。菊科茼蒿屬,一年生草本。高至一公尺,葉互生,邊緣有不規則羽狀分裂。頭狀花序,花黃色或白色。嫩莖及葉可食,為冬季重要蔬菜之一。

引證解釋

⒈  即蓬蒿。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長形羽狀分裂,頭狀花序,花黃色或白色,瘦果有稜。嫩莖和葉有特殊香氣,可作食用,並有祛痰作用。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一·茼蒿》:“茼蒿八九月下種,冬春採食肥莖。花、葉微似白蒿,其味辛甘,作蒿氣,四月起薹,高二尺餘,開深黃色花,狀如單瓣菊花,一花結子近百成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