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實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ㄥˊ ㄕˊ

拼音 xíng shí

基本釋義

⒈  亦作“行寔”。

⒉  行為樸厚。

⒊  謂實際行為;實際。

⒋  指生平事蹟。

⒌  猶行狀。記述死者生平事蹟的文章。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行寔”。

⒉  行為樸厚。

唐 韓愈 《舉薦張籍狀》:“學有師法,文多古風,沉默靜退,介然自守,聲華行實,光映儒林。”

⒊  謂實際行為;實際。

宋 王安石 《擬寒山拾得》詩之十八:“汝無行實者,以取著名高。行實尚非實,利名豈堅牢。”
《續資治通鑑·宋仁宗慶曆四年》:“范仲淹 等意欲復古勸學,數言興學校,本行實,詔近臣議。”

⒋  指生平事蹟。

唐 黃滔 《華嚴寺開山始祖碑銘》:“十一年,其徒 從紹 疏師行實於闕,昇其院為 華嚴寺。”
金 王若虛 《王氏先塋之碑》:“為人後者,生盡愛敬,死極哀慼,立身揚名,以顯其親,宜若足矣。而又思所以致美乎鬆楸,而增光乎泉壤,表其行寔,大書深刻,為不朽之説。”
明 宋濂 《雷府君墓誌銘》:“既葬十餘年, 燧 自狀其行 實,謁 濂 為之銘。”

⒌  猶行狀。記述死者生平事蹟的文章。

清 方苞 《書直隸新安張烈婦荊氏行實後》:“往年,或以烈婦 荊氏 行實視餘。”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論諷刺》:“人大抵願意有名,活的時候做自傳,死了想有人分訃文,做行實,甚而至於還‘宣付國史館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