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ㄥˊ ㄘㄠˇ

拼音 xíng cǎo

基本釋義

⒈  介於行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法字型。

⒉  行書與草書的並稱。

引證解釋

⒈  介於行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法字型。

宋 蘇軾 《郭熙畫秋山平遠》詩:“為君紙尾作行草,烱如 嵩洛 浮秋光。”
明 趙宧光 《金石林緒論》:“行草,如二 王 帖中稍縱體, 孫過庭 《書譜》之類皆是也。”
陳衍 《元詩紀事·沉貴》:“﹝ 溫日觀 ﹞酒酣興發,以手潑墨,然後揮筆,迅於行草,收拾散落,頃刻而就。”

⒉  行書與草書的並稱。

唐 張懷瓘 《六體書論》:“子敬 不能純一,或行草雜糅,便者則為神會之間,其鋒不可當也。”
宋 陸游 《作字》詩:“整整復斜斜,翩如風際鴉。書成半行草,眼倦正昏花。”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原書》:“由 秦 分而變 漢 分,自 漢 分而變真書,變行草,皆人靈不能自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