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的意思

注音 ㄒ一 ㄕ

拼音 xī shī

基本釋義

⒈  亦稱“西子”,春秋末年越國苧羅(今淅江諸暨南)人,為春秋時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美女,後人用以代稱美女。

Xi Shi,famous Chinese beauty in ancient China;


英文 Xishi (c. 450 BC)​, famous Chinese beauty, foremost of the Four legendary beauties 四大美女[si4 da4 mei3 nu:3], given by King Gou Jian 勾踐|勾践[Gou1 Jian4] of Yue as concubine to King of Wu as part of a successful plan to destroy Wu

德語 Xi Shi (Eig, Pers)​

法語 Xi Shi (beauté antique)​

國語辭典修訂本

西施「ㄒ一 ㄕ」

⒈  春秋越國美女。生卒年不詳。越國苧蘿(今浙江諸暨縣南)​人。本為浣紗女,適越王 句踐為吳所敗,欲獻美女以亂其政,乃令范蠡獻西施,吳王大悅,果迷惑忘政,後為 越所滅。見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

⒉  絕色美女的代稱。

《荀子·正論》:「譬之是猶以人之情為欲富貴而不欲貨也,好美而惡西施也。」

⒊  比喻落花。

唐·李商隱〈景陽井〉詩:「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
唐·韓偓〈哭花〉詩:「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雨葬西施。」

引證解釋

⒈  春秋 越 美女。或稱 先施,別名 夷光,亦稱 西子。姓 施,春秋 末年 越國 薴羅 (今 浙江 諸暨 南)人。 越王 勾踐 敗於 會稽,范蠡 取 西施 獻 吳王 夫差,使其迷惑忘政。 越 遂亡 吳。後 西施 歸 范蠡,同泛五湖。事見《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一說, 吳 亡後, 越 沉 西施 於江。

《管子·小稱》:“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唐 王維 《西施詠》:“艷色天下重, 西施 寧久微。”

⒉  泛稱美女。

唐 韋應物 《廣陵遇孟九雲卿》詩:“西施 且一笑,眾女安得妍。”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無端 司馬 登綸閣,催促 西施 上釣船。”
清 黃遵憲 《九姓漁船曲》:“西施 一舸輕波軟,原是官船當 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