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聽的意思

注音 ㄍㄨㄢ ㄊ一ㄥ

拼音 guān tīng

基本釋義

⒈  看和聽。

⒉  專指聽。

⒊  借指耳目。

⒋  看到和聽到的;看的和聽的人。

⒌  引申為輿論。

引證解釋

⒈  看和聽。

漢 揚雄 《太玄·釋》:“次二,動於響景。測曰:動於響景,不足觀聽也。”
清 厲鶚 《三月十三日遊清華寺》詩:“置身萬鬆顛,心曠肅觀聽。”

⒉  專指聽。

《後漢書·馬援傳》:“﹝ 援 ﹞閒於進對,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 三輔 長者,下至閭裡少年,皆可觀聽。”

⒊  借指耳目。

清 唐甄 《潛書·權實》:“譬之優偶之戲,衣冠言貌,陳事辨理,無不合度,而豈其實哉!以娛人觀聽也。”

⒋  看到和聽到的;看的和聽的人。

《韓非子·內儲說上》:“觀聽不參則誠不聞,聽有門戶則臣壅塞。”
晉 左思 《蜀都賦》:“車馬雷駭,轟轟闐闐,若風流雨散,漫乎數百里間,斯蓋宅土之所安樂,觀聽之所踴躍也。”
宋 曾鞏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變革因循,號令必信,使海內觀聽,莫不震動。”
《好逑傳》第十八回:“行查若此,似無可議;但縣臣後任,只係耳聞,未經目擊,不足服觀聽之心,一時難以定罪。”

⒌  引申為輿論。

《後漢書·陰識傳》:“富貴有極,人當知足,誇奢益為觀聽所譏。”
宋 蘇軾 《賀楊龍圖啟》:“伏審新改直職,擢司諫垣,傳聞邇遐,竦動觀聽。”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徒以尊事 孔子,奉行儒術,崇飾觀聽,斯乃不得已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