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的意思

注音 ㄊ一 ㄐ一ㄢˋ ㄗˇ

拼音 tī jiàn zǐ

基本釋義

⒈  中國民間體育活動之一。毽子用雞毛插在圓形底座上做成。踢法多樣,可以比次數,比花樣。

國語辭典簡編本

踢毽子「ㄊㄧ ㄐㄧㄢˋ ˙ㄗ」

一種民俗體育運動。以腳踢起毽子,使毽子在空中上下飛舞。可用不同踢法踢出各種花式。

造句踢毽子不但可以運動,還能訓練出靈活的身手。

國語辭典修訂本

踢毽子「ㄊ一 ㄐ一ㄢˋ ㄗˇ」

⒈  用腳踢起毽子的遊戲,是一種具有民俗特色的體育活動。傳說起源於宋朝,由蹴鞠演變而來。根據事物原始記載,當時的兒童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稱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還有裡外廉、施槍、聳膝、突肚、佛頂珠、剪刀、柺子等各踢法。不但有益健康,還可訓練靈巧的身手。

明·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楊柳兒發芽兒,打柭兒。」

引證解釋

⒈  中國 民間體育活動之一。毽子用雞毛插在圓形底座上做成。踢法多樣,可以比次數,比花樣。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歲時雜戲》:“都門有專藝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團轉相擊,隨其高下,動合機宜,不致墜落,亦博戲中之絶技矣。”
丁玲 《母親》一:“她們越過了一堆樹叢,走上石板路時,就看見 秋蟬,正在大門外的石坎上晒太陽, 順兒 在坪裡踢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