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ㄣˋ ㄊㄨㄟˋ

拼音 jìn tuì

詞性 名詞 動詞

基本釋義

⒈  前進和後退。

進退不由。——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進退無顏儀。——《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進退坐作之方。——宋·蘇軾《教戰守》
進退維谷。

advance and retreat;

⒉  該進則進,該退則退,指言行適度。

不知進退。

sense of propriety;

國語辭典修訂本

進退「ㄐ一ㄣˋ ㄊㄨㄟˋ」

⒈  前進或後退。

《文選·李密·陳情表》:「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如:「進退不得」。

⒉  和尊長、客人等見面、告退之類的禮儀。

《論語·子張》:「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進邏”。

⒉  前進與後退。

《易·繫辭上》:“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韓康伯 注:“往復相推,迭進退也。”
孔穎達 疏:“萬物之象皆有陰陽之爻,或從始而上進,或居終而倒退,以其往復相推,或漸變而頓化,故云進退之象也。”
《宋書·樂志二》:“進退疾鷹鷂,龍戰而豹起。”
宋 曾鞏 《殿前都指揮使制》:“夫兵有擊刺射馭之能,有坐作進退之法。”
沈從文 《從文自傳·一個老戰兵》:“他們學到後來卻是馳馬射箭,再多學些便是擺陣,人穿了五彩衣服,扛了武器和旗幟,各自隨方位調動,隨金鼓聲進退。”

⒊  舉止行動。

《後漢書·陳蕃傳》:“人君者,攝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維,舉動不可以違聖法,進退不可以離道規。”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見上官,進退應對,無不顛倒。”
《花城》1987年第5期:“劉富貴 在家一切進退,都是聽他老婆這個‘枕邊軍師’的口令的。”

⒋  升降;任免。

《韓非子·奸劫弒臣》:“夫姦臣得乘信幸之勢以譭譽進退群臣者,人主非有術數以御之也。”
宋 秦觀 《主術策》:“非有政事之臣,則百官之進退,奈何而不亂也。”

⒌  出仕和退隱;去就。

宋 王安石 《得孫正之詩因寄兼呈曾子固》詩:“未有詩書論進退,謾期身世託林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蓋當時局縻爛,兵事掣肘,殺身無補忠孝,宜完留其身以有待,亦儒臣進退之義。”
鄒韜奮 《抗戰以來臨行的一封信》:“但我個人進退的事小,而政治作風的改革事大,後一點尤其值得政府的考慮。”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一:“朋友們知道了我這個意思,也有表同感的,像 張志讓 和 董維鍵 便曾經寫信給我,願意共同進退。”

⒍  錄取與黜退。

唐 元稹 《<白氏長慶集>序》:“禮部侍郎 高郢 始用經藝為進退。”
明 朱國禎 《湧幢小品·南院書籍》:“而進退人才,則又密封,稿中皆塗去姓名,防洩漏也。”

⒎  指錄用與解僱。

茅盾 《子夜》十五:“他又要求以後 屠維嶽 進退工人,須先得他的同意。”

⒏  損益變化。

《周禮·秋官·小司寇》:“冬祀司民,獻民數於王。王拜受之,以圖國用而進退之。”
鄭玄 注:“進退,猶損益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封建以來,誰所制割,國有增減,星無進退,災祥禍福,就中不差。”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聖人以陰陽之消長,示人事之進退。”

⒐  引申為斟酌;權衡。

清 馮桂芬 《致曾協揆公啟》:“特遣 錢戶部 鼎銘 齎呈屬以 包胥 秦 庭之事,願聽執事《無衣》之賦,如不得命, 江 南億萬姓從此死無日矣,惟執事進退之。”

⒑  褒貶。

《北齊書·司馬子如傳》:“若言有進退,稍不合意,便令武士頓曳,白刃臨項。”
明 呂天成 《<曲品>自序》:“傳奇侈盛,作者爭衡,從無操柄而進退之。”
清 葉廷琯 《吹網錄·<漢書·古今人表>》:“孟堅 自視於 孔子 何如,乃於千百年之聖賢帝王,奮筆肆為進退,是亦不可以已乎!”

⒒  指揮;使之進退。

《公羊傳·襄公十九年》:“大夫以君命出,進退在大夫也。”
何休 注:“禮,兵不從中御外,臨時制宜,當敵為師,唯義所在。”
徐彥 疏:“《司馬法》雲:閫外之事,將軍裁之。故云:禮,用兵之道,不得國中制御於外也。凡為將軍之法,必須臨時制宜,謂專進退也。”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令狐綯李德裕》:“先是諸宦者監軍,各以意見指揮軍事,將帥不得專進退。”
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科舉》:“今之所以進退天下者,八股之文、八韻之詩,雖使 伊、呂、管、樂 操觚為之,必無以遠過於 金、陳、章、羅。”

⒓  猶豫。

《易·巽》:“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象曰:進退,志疑也。”
王弼 注:“《巽》順之志,進退疑懼。”
孔穎達 疏:“志疑者,欲從之則未明其令,欲不從則懼罪及己,志意懷疑,所以進退也。”
唐 韓愈 《盧郎中雲夫寄示<送盤谷子>詩兩章歌以和之》:“我今進退幾時決,十年蠢蠢隨朝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梅女》:“展 細詰之,女進退而慚於言, 封 為略述梗概。”

⒔  應進而進;應退而退。泛指言語行動恰如其分。

宋 王安石 《雨過偶書》詩:“誰似浮雲知進退,才成霖雨便歸山。”
《西遊記》第五五回:“那怪道:‘ 孫悟空,你好不識進退!’”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金女士 :像 遂庵 這樣曉得進退,聰明知趣的人,世界上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