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延的意思

注音 ㄑ一ㄢ 一ㄢˊ

拼音 qiān yán

詞性 動詞

基本釋義

⒈  延後耽擱,延期。

遷延時日。

delay;

國語辭典簡編本

遷延「ㄑㄧㄢ ㄧㄢˊ」

拖延。

造句這件事已遷延了一段時日,須趕緊處理。

國語辭典修訂本

遷延「ㄑ一ㄢ 一ㄢˊ」

⒈  形容徘徊不前。

《漢書·卷八二·王商傳》:「商起,離席與言,單于仰視商貌,大畏之,遷延卻退。」

⒉  拖延。

《晉書·卷五三·愍懷太子傳》:「不若遷延卻期,賈后必害太子,然後廢賈后,為太子報讎。」
《三國演義·第三〇回》:「若遷延日月,糧草不敷,事可憂矣。」

拖延

⒊  恣意徜徉。

《淮南子·主術》:「遷延而入之。」

引證解釋

⒈  退卻,後退。 《左傳·襄公十四年》:“夏,諸侯之大夫從 晉侯 伐 秦 …… 伯遊 曰:‘吾令實過,悔之何及,多遺 秦 禽。’乃命大還。

晉 人謂之遷延之役。”
杜預 注:“遷延,卻退。”
《西京雜記》卷五:“敞 遷延負牆,俛揖而退。”
宋 王禹偁 《單州成武縣行宮上梁文》:“露封章而三進,對旒冕以遷延。”
清 錢謙益 《劉濡恩授承德郎敕》:“無使泛舟之師,終為遷延之役。”

⒉  徘徊;停留不前貌。

《戰國策·楚策四》:“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漢 司馬相如 《美人賦》:“有女獨處,婉然在床,奇葩逸麗,淑質艷光,覩臣遷延,微笑而言。”
宋 沉遼 《任社娘傳》:“使者時行屏間, 社 故為遺其犬者,竊出捕之,悚懼,遷延戶傍。”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二:“苟官兵長驅,則 澧州、常德、湘陰 迎刃立解……而諸軍遷延不進,又不力扼 虎渡口,致 鬆滋 上游賊舟救至。”

⒊  拖延。多指時間上的耽誤。

唐 李商隱 《行次西郊作一百韻》:“臨門送節制,以錫通天班。破者以族滅,存者尚遷延。”
《三國演義》第一一七回:“如遷延日久, 姜維 兵到,我軍危矣。”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你是有田的,還是遷延著不付,怪不得別人的賬,今年是這樣的難收!”

⒋  倘佯;自由自在、毫無拘束的樣子。

《淮南子·主術訓》:“明堂之制,有蓋而無四方,風雨不能襲,寒暑不能傷,遷延而入之,養民以公。”
高誘 注:“遷延,猶倘佯也。”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詩:“弱腕纖腰,遷延妙舞。”
姚錫鈞 《病中作》詩:“初花點綴渾成世,一笑遷延不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