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遺的意思

注音 ㄑㄩㄝ 一ˊ

拼音 quē yí

基本釋義

⒈  缺失;疏忽。

⒉  缺少;遺漏。

引證解釋

⒈  缺失;疏忽。

《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是以 湯 武 至尊嚴,不失肅祗; 舜 在假典,顧省闕遺。”
呂延濟 注:“言 舜 居重位,常自顧省察,恐政治有所闕遺。”
《後漢書·郎顗傳》:“如有闕遺,退而自改。”
唐 韓愈 《與少室李拾遺書》:“想拾遺公冠帶就車,惠然肯來,舒所蓄積,以補綴盛德之有闕遺。”
清 劉大櫆 《姚南青五十壽序》:“士終日塵埃之中,東西馳逐,豈能於國家之闕遺,有毫毛之裨補哉?”

⒉  缺少;遺漏。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今封疆之內,冠帶之倫,鹹獲嘉祉,靡有闕遺矣。”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申請札子》:“其於搜訪事蹟,以備撰述,尤在廣博,使無闕遺。”
樊增祥 《<東溪草堂詞選>自序》:“其不合者,雖有高世之名,未嘗附合,意在補 宛鄰 之闕遺,作詞林之 南 董,無俾箏琶之響,糅乎 正始 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