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聲附和的意思

注音 ㄙㄨㄟˊ ㄕㄥ ㄈㄨˋ ㄏㄜˋ

拼音 suí shēng fù hè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謂自己沒有主見,別人說什麼,自己跟著說什麼。

朝中百官俱怕戴的權勢,也隨聲附和。——《祖沖之》
尤可怪者,最有識見之客,亦作矮人觀場。人言此本最佳,而輒隨聲附和。——清·李漁《閒情偶寄·演習部》

echo what others say; chime in with others;

相似詞

逢場作戲 見風使舵 拾人牙慧 吠形吠聲 隨波逐流 隨聲趨和 吠影吠聲 矮人看戲 人云亦云 矮子看戲 耳軟心活

相反詞

獨出心裁 各持己見 各抒己見 獨具匠心 獨立思考 獨持異議

國語辭典簡編本

隨聲附和「ㄙㄨㄟˊ ㄕㄥ ㄈㄨˋ ㄏㄜˋ」

自己沒有主見,只能迎合他人的意見。

造句每個人的一票都是神聖的,我們不要隨聲附和,做個盲從者。

國語辭典修訂本

隨聲附和「ㄙㄨㄟˊ ㄕㄥ ㄈㄨˋ ㄏㄜˋ」

⒈  自己沒有主見,只能迎合他人的意見。

《文明小史·第五〇回》:「底下便鬨然叫起好來。勞航芥雖是不懂,卻要隨聲附和,把巴掌拍得一片聲響。」
《近十年之怪現狀·第八回》:「眾人也有隨聲附和的,說得薇園心中沒了主意,究不知他是甚麼,賣甚麼藥。」

吠影吠聲 人云亦云 耳軟心活

獨持異議 各持己見

引證解釋

⒈  謂自己無主見,別人怎麼說,自己也跟著怎麼說。

宋 魏了翁 《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論》:“人至於忠忱體國,真實任事,則圖惟國事之濟,言慮所終,事惟其是,而豈肯隨聲附和,以僥倖萬一乎!”
明 朱國禎 《湧幢小品·宮殿》:“世宗 既改大禮,恚群臣力爭,遂改郊改廟,一切變易從新,並改殿名,大臣隨聲附和,舉朝皆震慴不敢言。”
魯迅 《吶喊·端午節》:“他兩頰都鼓起來了,彷彿氣惱這答案正和他的議論‘差不多’,近乎隨聲附和模樣。”
亦作“隨聲趨和”。 宋 孔煒 《文安諡議》:“其學務窮本原,不為章句訓詁,其持論雄傑卓立,不苟隨聲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