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ㄥ ㄍㄨㄥ ㄓ ㄋ一ㄠˇ

拼音 jīng gōng zhī niǎo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弓箭發射後未受傷害而倖存的鳥。比喻因受驚恐而警覺特別靈敏的人,也指驚慌失措的樣子。

a badly frightened person;

相似詞

草木驚心 心有餘悸 驚弦之鳥 傷弓之鳥

相反詞

初生之犢 初生牛犢

國語辭典簡編本

驚弓之鳥「ㄐㄧㄥ ㄍㄨㄥ ㄓ ㄋㄧㄠˇ」

比喻曾受打擊或驚嚇,往後稍有動靜就特別害怕的人。典出《戰國策.楚策四》。

造句上次的車禍使他變成驚弓之鳥,現在只要一聽到剎車聲便全身發抖。

國語辭典修訂本

驚弓之鳥「ㄐ一ㄥ ㄍㄨㄥ ㄓ ㄋ一ㄠˇ」

⒈  魏國射箭能手更羸僅是拉動弓弦,不用箭,一隻受過箭傷的大雁便因過度驚懼而落下的故事。典出也作「傷弓之鳥」。

《戰國策·楚策四》。比喻曾受打擊或驚嚇,心有餘悸,稍有動靜就害怕的人。《晉書·卷七一·王鑑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歧路燈·第八一回》:「紹是驚弓之鳥,嚇了一跳。」

心有餘悸

初生之犢

引證解釋

⒈  曾受箭傷,聞弓弦聲而驚墮的鳥。喻受過驚嚇而遇事惶惶的人。語本《戰國策·楚策四》:“更羸 輿 魏王 處 京臺 之下,仰見飛鳥。 更羸 謂 魏王 曰:‘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鳥。’ 魏王 曰:‘然則射可至此乎?’ 更羸 曰:‘可。’有間,雁從東方來, 更羸 以虛發而下之。

魏王 曰:‘然則射可至此乎!’ 更羸 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聞絃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
《晉書·王鑑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石點頭·瞿鳳奴情愆死蓋》:“方氏 本是驚弓之鳥,聽見官司兩字,十分害怕。”
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八章第四節:“西太后、榮祿 一夥人,屢受外國強盜的打擊,早成驚弓之鳥。”
亦作“驚弦之鳥”。 《穀樑傳·成公二年》“齊侯 使國佐如師” 唐 楊士勳 疏:“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驚弦之鳥,不可以應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