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語的意思

注音 ㄊ一ˇ ㄩˇ

拼音 tǐ yǔ

基本釋義

⒈  指魏晉南北朝時的一種反切隱語。即以兩個字先正切,再倒切,成為另外兩個字。又稱反語。如晉孝武帝作清暑殿,有識者以為“清暑”的反語為“楚聲”,因為清暑切為楚,暑清切為聲。見《晉書·孝武帝紀》。

國語辭典修訂本

體語「ㄊ一ˇ ㄩˇ」

⒈  即用反切法表達的隱語。如筆謂「不律」,東謂「德紅」之類。

《北齊書·卷三三·徐之才傳》:「之才聰辯強識,有兼人之敏,尤好劇談體語,公私言聚,多相嘲戲。」

引證解釋

⒈  指 魏 晉 南北朝 時的一種反切隱語。即以兩個字先正切,再倒切,成為另外兩個字。又稱反語。如 晉 孝武帝 作 清暑殿,有識者以為“清暑”的反語為“楚聲”,因為清暑切為楚,暑清切為聲。見《晉書·孝武帝紀》。參見“反2語”。

《北齊書·徐之才傳》:“尤好劇談體語,公私言聚,多相嘲戲。”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聲韻》:“周顒 好為體語,因此切字皆有紐,紐有平上去入之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