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鉗的意思

注音 ㄎㄨㄣ ㄑ一ㄢˊ

拼音 kūn qián

基本釋義

⒈  亦作“髠鉗”。

⒉  古代刑罰。謂剃去頭髮,用鐵圈束頸。

國語辭典修訂本

髡鉗「ㄎㄨㄣ ㄑ一ㄢˊ」

⒈  古代一種懲治罪犯的方式。剃去頭髮稱髡,而以鐵圈束住脖子稱鉗。漢文帝廢除肉刑時,以髡鉗城旦舂代替黥刑。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髠鉗”。古代刑罰。謂剃去頭髮,用鐵圈束頸。

《史記·季布欒佈列傳》:“迺髠鉗 季布,衣褐衣,置廣柳車中。”
唐 盧照鄰 《詠史》之一:“髡鉗為臺隸,灌園變姓名。”
《三國演義》第六三回:“﹝ 彭 羕 ﹞因直言觸忤 劉璋,被 璋 髠鉗為徒隸,因此短髮。”
清 趙翼 《贈李莪洲》詩:“矢石已教同死地,髠鉗那更伴危途。”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四章:“古用 苗 制,施行肉刑, 漢文 免之,改為囚徒髠鉗,鬼薪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