鼛鼓的意思

注音 ㄍㄠ ㄍㄨˇ

拼音 gāo gǔ

基本釋義

⒈  大鼓。古代用於奏樂。

⒉  大鼓。古代用於役事。

引證解釋

⒈  大鼓。古代用於奏樂。

《淮南子·主術訓》:“當此之時,鼛鼓而食,奏《雍》而徹。”
高誘 注:“鼛鼓,王者之食樂也。”
《鏡花緣》第八四回:“我用音樂:鼛鼓,蕭韶;文具:金簡,玉硯。”

⒉  大鼓。古代用於役事。

《詩·大雅·緜》:“百堵皆興,鼛鼓弗勝。”
高亨 注:“鼛鼓,一種大鼓。在眾人服力役的時候,要打起鼛鼓來催動工作。”
《宋書·樂志一》:“長丈二尺者曰鼛鼓,凡守備及役事則鼓之。”
唐 柳宗元 《零陵三亭記》:“門不施胥吏之席,耳不聞鼛鼓之召。”
清 唐孫華 《開河行》:“千鍬萬鍤聽鼛鼓,三丈河身八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