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的意思

注音 ㄅㄨˋ 一ˇ

拼音 bù yǐ

基本釋義

⒈  不為,不因。不用;不靠。無論;不管。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不以「ㄅㄨˋ 一ˇ」

⒈  不因、不因為。

《文選·班固·東京賦》:「因時而建德者,不以遠近易則。」
《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⒉  不用。

《文選·袁巨集·三國名臣序贊》:「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為下者必以私路期榮。」
《文選·陸機·演連珠五〇首之八》:「應事以精不以形,造物以神不以器。」

⒊  不論、不管。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若夜起得悉平等,不以玉石金土,一等燋然,揀甚大地山河,一時傾滅。」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京瓦伎藝》:「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

引證解釋

⒈  不為,不因。

《禮記·表記》:“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祿,不以大言受小祿。”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⒉  不用;不靠。

《孟子·離婁上》:“離婁 之明, 公輸子 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宋 曾鞏 《上歐蔡書》:“故其言無不信聽,卒能成 貞觀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勝,不獨立吸引注意。”

⒊  無論;不管。

《資治通鑑·後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應嚴密,不以其日;或異日聽於閤門奏牓子,當盡屏侍臣,於便殿相待。”
《元史·刑法志一》:“雖有牙符而無織成聖旨者,不以何人,並勿啟,違者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