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豐不殺的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ㄈㄥ ㄅㄨˋ ㄕㄚ

拼音 bù fēng bù shā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不奢不儉,多少合宜。亦作:不豐不儉。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不豐不殺「ㄅㄨˋ ㄈㄥ ㄅㄨˋ ㄕㄚ」

⒈  語出不過於奢侈,也不太過節省。後比喻不增不減。

《禮記·禮器》:「禮不同,不豐不殺,此之謂也。」

如:「這筆預算照原案通過,不豐不殺。」

引證解釋

⒈  不奢不儉,多少合宜。

《禮記·禮器》:“孔子 曰:‘禮不可不省也,禮不同,不豐,不殺。’”
孔穎達 疏:“不豐者,應少不可多,是不豐也;不殺者,應多不可少也,是不殺也。”
亦作“不豐不儉”。 《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次日,老爺、太太起來便趕早吃了飯,帶同兒子媳婦先到他老太爺老太太墳上行禮;然後過這邊來看了看,辦得不豐不儉,一切合宜,老爺頗為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