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勢的意思

注音 ㄕˋ ㄕˋ

拼音 shì shì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事情的趨勢;形勢。

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資治通鑑》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林覺民《與妻書》

state of affairs;

國語辭典修訂本

事勢「ㄕˋ ㄕˋ」

⒈  政治等的勢力。

《韓非子·亡徵》:「大臣兩重,父兄眾強,內黨外援,以爭事勢者,可亡也。」
《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事勢不兩大,王氏與劉氏亦且不併立,如下有泰山之山,則上有累卵之危。」

⒉  事情的趨勢。

《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遠度孤心,近慮事勢。」
《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今粗論事勢,以相覺悟。」

引證解釋

⒈  權勢。

《韓非子·亡徵》:“大臣兩重,父兄眾強,內黨外援以爭事勢者,可亡也。”
明 葉子奇 《草木子·雜俎》:“自 秦王 伯顏 專政,臺憲官皆諧價而得,往往至數千緡。及其分巡,竟以事勢相漁獵而償其直。”

⒉  情勢;形勢;情況。

《史記·平準書》:“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晉 袁巨集 《後漢紀·獻帝紀》:“今留匡弼,事勢不便,唯有移車駕幸 許 耳。”
《明史·張士誠傳》:“昔 隗囂 稱雄於 天水,今足下亦擅號於 姑蘇,事勢相等,吾深為足下喜。”
清 方苞 《趙處士墓表》:“處士學識過人,能辨賢姦,知事勢數變以後之利害。”

⒊  猶事端,亂子。

元 楊顯之 《酷寒亭》第四折:“今天下事勢方多,四下裡競起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