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薄的意思

注音 ㄊㄡ ㄅㄛˊ

拼音 tōu bó

基本釋義

⒈  澆薄;不敦厚。

國語辭典修訂本

偷薄「ㄊㄡ ㄅㄛˊ」

⒈  澆薄、不敦厚。

《後漢書·卷三一·廉範傳》:「建初中,遷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辯,好相持短長,範每厲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說。」
元·蒲道源〈閒居紀事〉詩二首之二:「後世雖偷薄,十中五猶遵。如何至今日,彝典俱湮淪。」

引證解釋

⒈  澆薄;不敦厚。

《後漢書·廉範傳》:“建初 中,遷 蜀郡 太守,其俗尚文辯,好相持短長, 範 每厲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説。”
《新唐書·韓琬傳》:“貞觀、永徽 之間,農不勸而耕者眾,法施而犯者寡,俗不偷薄,器不行窳。”
清 薛福成 《庸庵筆記·史料三·庸閒齋筆記褒貶未允》:“嗚呼!世風之偷薄久矣。”
媮薄:澆薄,浮薄。 《漢書·刑法志》:“媮薄之政,自是滋矣。”
唐 陳子昂 《為義興公陳請終喪第二表》:“臣聞時方媮薄,勸人以孝;時方趨競,勸人有禮。”
宋 司馬光 《論以公使酒食遺人刑名狀》:“臣恐忠厚之俗益衰,媮薄之風遂長,百司庶尹無所措其手足。”
章炳麟 《五朝學》:“濟 江 而東,民有甘節,清劭中倫,無曩時中原媮薄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