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意思

注音 ㄍㄨㄥ ㄇ一ㄣˊ

拼音 gōng mín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具有一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剝奪其公民權利。

citizen;


英文 citizen

德語 Bürger (S, Pol)​

法語 citoyenneté

國語辭典簡編本

公民「ㄍㄨㄥ ㄇㄧㄣˊ」

1.指有行使參政權的國民。憲法規定,凡年滿二十歲,在某行政區域內繼續居住六個月以上,未被褫奪公權,未受禁治產宣告,取得公民資格的居民。

造句除了享受權利,也該盡應盡的義務,這才是一個好公民

2.今高中課程之一。以培養學生成為健全公民所必須具備的知識為主要內容。

造句公民教導我們實踐生活規範,是一門不可忽視的學科。

國語辭典修訂本

公民「ㄍㄨㄥ ㄇ一ㄣˊ」

⒈  凡年滿二十歲,在某行政區域內繼續居住六個月以上,未被褫奪公權,未受禁治產宣告的居民,即可取得公民資格。

國民 人民

⒉  今高階中學課程之一。以培養學生成為健全公民所必需的知識為內涵。

引證解釋

⒈  指古代為公之民。

《韓非子·五蠹》:“是以公民少而私人眾矣。”
陳奇猷 集釋:“為公之民少,為私之人眾。”

⒉  謂君主之民,公家之民。

漢 劉向 《列女傳·齊傷槐女》:“﹝ 婧 ﹞對曰:‘妾父 衍,幸得充城郭為公民。’”

⒊  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並依據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老舍 《四世同堂》一:“他是個安分守己的公民,只求消消停停的過著不至於愁吃愁穿的日子。”
沙汀 《代理縣長》:“他張望了一會,這才發現出一個真正在守衛著的公民。”

⒋  謂公共土地上的居民。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三章:“凡未闢之島皆為公地,居者即為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