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的意思

注音 ㄉㄨㄥˋ ㄐ一ㄥˋ

拼音 dòng jìng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指動作或說話發出的聲音。

the sound of sth.astir;

⒉  打聽或偵察的訊息;情況。

牢城營裡都沒有動靜。——《水滸傳》

movement; activity;

國語辭典簡編本

動靜「ㄉㄨㄥˋ ㄐㄧㄥˋ」

1.運動與靜止。

造句她動如脫兔,靜如處子,真是動靜皆宜。

2.行為舉止。

造句為人處世要拿捏得宜,動靜之間才能不失禮。

3.消息、情況。

造句掌握敵軍的動靜,才能做出應變措施。

4.聲音。

造句屋子裡靜悄悄的,一點動靜都沒有。

國語辭典修訂本

動靜「ㄉㄨㄥˋ ㄐ一ㄥˋ」

⒈  運動與靜止。

《易經·艮卦·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⒉  行為舉止。

《莊子·天下》:「動靜無過,未嘗有罪。」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這兩個便是你的孩兒,老夫看了這兩個模樣動靜,敢不中去麼。」

⒊  日常生活的起居作息。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民俗》:「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鄰里互相支茶,相問動靜。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門。」

⒈  訊息、情況。

《三國志·卷五一·吳書·孫韶傳》:「常以警疆埸遠斥候為務,先知動靜而為之備,故鮮有負敗。」

訊息

⒉  聲音。

如:「屋子裡靜悄悄的,一點動靜都沒有。」

引證解釋

⒈  運動與靜止;行動與止息。

《易·艮》:“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動靜無宜,出處莫可。”
宋 陸游 《雷》詩:“吾聞陰陽有常數,非時動靜皆為災。”
明 黃綰 《明道篇》卷六:“動靜者,天地之氣質也。”

⒉  偏指行動;動作;舉止。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中:“﹝ 韓志和 ﹞善彫木,作鸞鶴鵶鵲之狀,飲啄動靜,與真無累。”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四折:“他那模樣動靜,好似俺孩兒 春郎。”
柳青 《銅牆鐵壁》第一章:“快動靜啊,不要賣呆了!”

⒊  動作或說話的聲音。

《敦煌變文集·漢將王陵變》:“二將第四隊插身 楚 下,並無知覺,唯有 季布 奉 霸王 巡營,營內並無動靜。”
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一折:“這堝兒裡無動靜,昏慘慘月半明,莫不要虧圖咱性命?”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三:“她分明聽見院中有動靜,又聽到一個女子的聲音嘁嘁喳喳的。”

⒋  情況;訊息。

《六韜·動靜》:“先戰五日,發我遠候往視其動靜,審候其來,設伏而待之。”
《明史·王崇古傳》:“敵情不可得,而軍中動靜敵輒知。”
吳組緗 《山洪》三四:“這人嫌疑重大,他在各處探聽虛實和軍隊動靜。”

⒌  特指起居作息。

《隋書·元亨傳》:“亨 以篤疾,重請還京,上令使者致醫藥,問動靜,相望於道。”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民俗》:“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鄰里,互相支茶,相問動靜。”
《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史弘肇 認得是他結拜的哥哥,撲翻身便拜。拜畢,相問動靜了。”

⒍  指動物與植物。

《史記·五帝本紀》:“動靜之物,小大之神。”
張守節 正義:“動物謂鳥獸之類,靜物謂草木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