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的意思

注音 ㄅㄟˇ ㄈㄚˊ

拼音 běi fá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向北方進軍征討。

⒉  特指1926年至1927年國民革命軍的北伐戰爭。這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為基礎進行的一次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統治的革命戰爭。因這次戰爭從廣東出師北伐,所以叫北伐戰爭。


英文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the Nationalists' campaign of 1926-1928 under Chiang Kai-shek, against the rule of local warlords

德語 Nordfeldzug (1926-28)​ (V)​

法語 Expédition du Nord

國語辭典簡編本

北伐「ㄅㄟˇ ㄈㄚ」

1.向北方用兵。

造句南宋岳飛率軍北伐,意在驅除金人,恢復失土。

2.民國十五年,國民革命軍在蔣中正率領下,北進討伐北洋軍閥,至十七年統一全國的戰役,史稱為「北伐」。

造句民國建立後,軍閥割據,直至北伐成功,才完成統一。

國語辭典修訂本

北伐「ㄅㄟˇ ㄈㄚˊ」

⒈  向北方用兵。

《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寡人北伐山戎。」

⒉  民國十五年,國民革命軍北進,討伐北洋軍閥的戰役。民國十五年,國民革命軍在蔣總司令中正領導下,進討北洋軍閥,至十七年統一全國,史稱為「北伐」。

引證解釋

⒈  向北方進軍征討。

《左傳·僖公九年》:“齊侯 不務德而勤遠略,故北伐 山戎,南伐 楚,西為此會也。”
《南史·宋明帝紀》:“﹝ 沉攸之 ﹞率眾北伐。”
《三國演義》第四四回:“吾自離 鄱陽湖,便有北伐之心,雖刀斧加頭,不易其志也!”

⒉  特指1926年至1927年國民革命軍的北伐戰爭。這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為基礎進行的一次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統治的革命戰爭。因這次戰爭從 廣東 出師北伐,所以叫北伐戰爭。

許地山 《人非人》:“他想:她也是一個北伐進行中的革命女同志,雖然沒有何等的資格和學識,卻也當過好幾個月戰地委員會底什麼祕書長一類的職務。”
陳毅 《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脫穎自北伐,初勝 湘江 曲。秋風掃落葉,鐵軍聲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