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稜的意思

注音 ㄨㄟ ㄌㄥˊ

拼音 wēi léng

基本釋義

⒈  見“威稜”。

國語辭典修訂本

威稜「ㄨㄟ ㄌㄥˊ」

⒈  聲威、聲勢。也作「威靈」。

《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是以名聲暴於夷貉,威稜憺乎鄰國。」
《文選·陸機·辯亡論上》:「威稜則夷羿震盪,兵交則醜虜授馘。」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威稜”。威力;威勢。見“威稜”。

《漢書·李廣傳》:“是以名聲暴於夷貉,威稜憺乎鄰國。”
王先謙 補註:“《廣韻》:‘稜,俗稜字。’《説文》:‘稜,柧也。’《一切經音義》十八引《通俗文》:‘木四方為稜。’人有威,如有稜者然,故曰威稜。”
《梁書·武帝紀上》:“旍麾所指,威稜無外,龍驤虎步,並集 建業。”
宋 王禹偁 《雲州節度使加使相麻》:“其有威稜卻敵,勇毅安邊,式旌善戰之功。”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故自 烏拉 削平,而後威稜薄海表。”
郭沫若 《史學論集·惠施的性格與思想》:“當時離三代神道設教的時代未遠,一切天地間的自然現象都是上帝的創造,都是上帝的威稜,不容有人懷疑,也不曾有人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