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的意思

注音 ㄒㄩㄝˊ ㄊㄤˊ

拼音 xué táng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學校的舊稱。

school;

國語辭典簡編本

學堂「ㄒㄩㄝˊ ㄊㄤˊ」

古代學生受教育的場所,相當於現今的學校。

造句王冕幼時喪父,全靠母親做些針線,才能供他到村裡的學堂讀書。

國語辭典修訂本

學堂「ㄒㄩㄝˊ ㄊㄤˊ」

⒈  古代學生受教育的場所,相當於現今的學校。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羅家把女 兒寄在學堂中讀書。」
《儒林外史·第一回》:「他母親做些針指,供他到村學堂裡去讀書。」

⒉  術數用語。命相家用來指面部近耳門的地方。

《新唐書·卷二〇四·方技傳·袁天綱傳》:「學堂瑩夷,眉過目,故文章振天下。」

引證解釋

⒈  學校的舊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始 文翁 為 蜀 守,立講堂作石室於南城。

永初 後,學堂遇火,後守更增二石室。”
唐 韓愈 《秋懷》詩:“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願。”
清 趙翼 《己未元旦》詩:“青紅省記兒童事,七十年前上學堂。”
清 秋瑾 《敬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生了兒子,就要送他進學堂,女兒也是如此。”
冰心 《兩個家庭》:“他們住的那條街上很是清靜,都是書店和學堂。”

⒉  命相家術語,指人面近於耳門之前處。

《新唐書·方技傳·袁天綱》:“學堂瑩夷,眉過目,故文章振天下。”
《太清神鑑》卷二:“學堂為聰明之館,故近於耳門之前。”

⒊  舊指兒童死者合葬處。

清 章學誠 《信摭》:“小兒子死者共葬一處,謂之學堂;小女共葬一處,謂之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