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明的意思

注音 一ㄡ ㄇ一ㄥˊ

拼音 yōu míng

基本釋義

⒈  指無形和有形的物像。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⒉  晝夜;陰陽。

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

⒊  指生與死,陰間與陽間。

師生恩義,邈若河山,遂成幽明永隔矣。人神幽明絕,朋好雲雨乖。

⒋  善惡與賢愚。

吾賤且辱,不得與考績幽明之說。


英文 the hidden and the visible, that which can be seen and that which cannot, darkness and light, night and day, wisdom and ignorance, evil and good,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men and ghosts

國語辭典修訂本

幽明「一ㄡ ㄇ一ㄥˊ」

⒈  有形和無形的現象,看不見的和看得見的。

《易經·繫辭上》:「仰以觀於天,俯以察於地,是故知幽明之故。」

⒉  智愚或善惡。

《書經·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⒊  晝夜。

《禮記·祭義》:「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

⒋  人與鬼神之間。

《文選·顏延年·和謝靈運詩》:「人神幽明絕,朋好雲雨乖。」
《聊齋志異·卷一〇·神女》:「家君感大德,無以相報,欲以妹子附為婚姻,恐以幽明見嫌也。」

引證解釋

⒈  指有形和無形的事物。

《易·繫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韓康伯 注:“幽明者,有形無形之象。”
宋 蘇軾 《與錢濟明》之三:“神藥希代之寶,理貫幽明,未敢輕議。”

⒉  指晝夜;陰陽。

《禮記·祭義》:“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
鄭玄 注:“幽明者,謂日照晝,月照夜。”
《史記·五帝本紀》:“順天地之紀,幽明之佔,死生之説,存亡之難。”
張守節 正義:“幽,陰;明,陽也。”
魯迅 《<兩地書>序言》:“﹝我們﹞所講的又不外乎學校風潮,本身情況,飯菜好壞,天氣陰晴,而最壞的是我們當日居漫天幕中,幽明莫辨。”

⒊  指生與死;陰間與人間。

唐 元稹 《江陵三夢》詩:“平生每相夢,不省兩相知,況乃幽陰隔,夢魂徒爾為。”
《太平廣記》卷四八九引 唐 無名氏《冥音錄》:“幽明路異,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萬代一時,非偶然也。”

⒋  人與鬼神。

唐 李白 《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皇 唐 葉有六聖,再造八極,鏡照萬方,幽明鹹熙。”
宋 王安石 《全椒張公有詩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悵然有感》:“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絶弦。”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神女》:“家君感大德,無以相報,欲以妹子附為婚姻,恐以幽明見嫌也。”

⒌  指善惡;賢愚。

《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孔 傳:“三年有成,故以考功;九歲,則能否、幽明有別,黜退其幽者,升進其明者。”
宋 曾鞏 《蔡燡河南運判制》:“夫均通貨食,使物有羨贏;稽核幽明,使人知勸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