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語的意思

注音 ㄌㄜˋ ㄩˇ

拼音 lè yǔ

基本釋義

⒈  謂樂歌的理論。文體名。

國語辭典修訂本

樂語「ㄌㄜˋ ㄩˇ」

⒈  談論音樂的言辭。

《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

⒉  一種文體。宋時宮廷演戲,命詞臣作詞,使伶人歌唱的頌詞。如《蘇東坡集》外集下有〈東坡樂語〉。

⒊  制曲者的意想,有時為譜表所不能表出,附記於譜表上的標記,統稱為「樂語」。

引證解釋

⒈  謂樂歌的理論。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
鄭玄 注:“興者,以善物喻善事;道讀曰‘導’,導者,言古以剴今也;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發端曰言;答述曰語。”
章炳麟 《辨詩》:“古者,大司樂以樂語教國子,蓋有韻之文多矣。”

⒉  文體名。 宋 宮廷演劇,命詞臣作樂語,使伶人歌唱。先為對偶韻文,後附以詩,也有不附詩的。後遂成為文體,各作家常有所作。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七:“優詞樂語,前輩以為文章餘事,然鮮能得體。”
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一:“純仁 屬撰樂語, 浩 辭。 純仁 曰:‘翰林學士亦為之。’ 浩 曰:‘翰林學士則可,祭酒司業則不可。’”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樂器》:“五言樂語,歌詠五德之言也。樂語,所歌之文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