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不滅性的意思

注音 ㄏㄨㄟˇ ㄅㄨˋ ㄇ一ㄝˋ ㄒ一ㄥˋ

拼音 huǐ bù miè xìng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儒家喪制。謂居喪哀毀,但不應因此喪生。

國語辭典修訂本

毀不滅性「ㄏㄨㄟˇ ㄅㄨˋ ㄇ一ㄝˋ ㄒ一ㄥˋ」

⒈  居喪固應哀傷,但不應因此而傷及自己的身體。

《孝經·喪親章》:「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
《梁書·卷八·昭明太子傳》:「毀不滅性,聖人之制。禮,不勝喪比於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毀如此!可即強進飲食。」

引證解釋

⒈  儒家喪制。謂居喪哀毀,但不應因此喪生。

《孝經·喪親》:“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
唐玄宗 注:“不食三日,哀毀過情;滅性而死,皆虧孝道。故聖人制禮施教,不令至於殞滅。”
《孔子家語·本命》:“故為父母斬衰三年,以恩制者也……三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練,毀不滅性,不以死傷生。”
《梁書·昭明太子統傳》:“毀不滅性,聖人之制。”
亦作“毀不危身”。 《禮記·檀弓下》:“喪不慮居,毀不危身。喪不慮居,為無廟也;毀不危身,為無後也。”
鄭玄 注:“謂憔悴將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