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漫的意思

注音 ㄏㄢˋ ㄇㄢˋ

拼音 hàn màn

基本釋義

⒈  廣大,漫無邊際。渺茫不可知。形容漫遊之遠。漫無標準;不著邊際。


英文 vast, without boundaries, power (of a river or ocean)​

國語辭典修訂本

汗漫「ㄏㄢˋ ㄇㄢˋ」

⒈  漫無標準,浮泛不著邊際。

《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舍是則汗漫而無所守。遂不復能易。」
《金史·卷一〇七·高汝礪傳》:「內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詔言事者不啻千數,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說,莫能詳盡。」

⒉  水大渺茫無際的樣子。

元·夏文彥《圖繪寶鑑·卷三·宋》:「董羽字仲翔,毗陵人。善畫魚龍海水。其洶湧瀾翻,咫尺汗漫。」

引證解釋

⒈  廣大,漫無邊際。

《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於溷澖之域而徙倚於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軍和東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漢口後湖詩》:“後湖汗漫無際,賊舟楫未具,不得渡。”

⒉  渺茫不可知。

《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誘 注:“汗漫,不可知之也。”
後附會為仙人的名字。 晉 張協 《七命》:“過 汗漫 之所不遊,躡 章亥 之所未跡。”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願接 盧遨 遊太清。”

⒊  漫無標準;不著邊際。

《新唐書·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捨是則汗漫而無所守。”
《金史·高汝礪傳》:“內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詔言事者不啻千數,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説,莫能詳盡。”
明 胡道 《<歸田詩話>序》:“﹝ 瞿佑 ﹞著《詩話》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揚可法之旨,非汗漫無稽之詞。”
魯迅 《熱風·估<學衡>》:“所以‘弁言’就是序,異於‘雜誌邇例’的宣言,併為一談,太汗漫了。”

⒋  形容漫遊之遠。參見“汗漫遊”。

唐 陳陶 《謫仙吟贈趙道士》:“汗漫東遊黃鶴雛, 縉雲 仙子住清都。”
明 張煌言 《冬懷》詩之八:“萬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長劍總蹣跚。”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顧種樹又無其資,而客遊汗漫不知所底。”
郁達夫 《迷羊》一:“在湖亭裡蟄居了幾天,我就開始作汗漫的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