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燭的意思

注音 ㄉㄨㄥˋ ㄓㄨˊ

拼音 dòng zhú

基本釋義

⒈  明亮的燭火。

⒉  明察。

國語辭典簡編本

洞燭「ㄉㄨㄥˋ ㄓㄨˊ」

透澈的明白、知曉。

造句他因已洞燭世事的無常,也就不在意得失了。

國語辭典修訂本

洞燭「ㄉㄨㄥˋ ㄓㄨˊ」

⒈  明亮的燭火。

南朝梁·簡文帝〈南郊頌〉:「洞燭冗懸,紫殿仙宮。」

⒉  透澈明白。

如:「這幾年的起起落落,讓他真正洞燭世事無常的道理。」

引證解釋

⒈  明亮的燭火。

南朝 梁簡文帝 《南郊頌》:“飛樑邃宇,洞燭空懸。”
燭,一本作“爥”。 《詩刊》1977年第1期:“卓見真知如洞燭,才華橫溢智無垠。”

⒉  明察。

宋 岳飛 《奏辭開府第三札子》:“臣近者累犯天威,力辭恩寵,庶幾陛下洞燭危懇,終賜矜從。”
《明史·李俊傳》:“近來規利之徒,率假進奉以耗國財……願陛下洞燭此弊。”
施蟄存 《將軍底頭》:“好像被洞燭了心事似的,將軍有些煩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