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城的意思

注音 ㄏㄨㄛˇ ㄔㄥˊ

拼音 huǒ chéng

基本釋義

⒈  謂於城周舉火,形成火的城牆,使敵不能進。

⒉  古代朝會時的火炬儀仗。

引證解釋

⒈  謂於城周舉火,形成火的城牆,使敵不能進。 《梁書·羊侃傳》:“後大雨,城內土山崩,賊乘之,垂入,苦戰不能禁。

侃 乃令多擲火,為火城以斷其路,徐於裡築城,賊不能進。”

⒉  古代朝會時的火炬儀仗。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每元日、冬至立仗,大官皆備珂傘,列燭有至五六佰炬者,謂之火城。宰相火城將至,則眾少皆撲滅以避之。”
宋 王禹偁 《待漏院記》:“相君啟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噦噦鑾聲。”
明 高啟 《早至闕下候朝》詩:“騶吏忽傳丞相至,火城如晝曉寒銷。”
清 鈕琇 《觚賸·燕京元夜詞》:“曾望蕊珠宮闕,星橋雲爛,火城日近,踏遍天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