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理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ㄡ ㄌ一ˇ

拼音 jiū lǐ

基本釋義

⒈  盡理。

⒉  推求道理。

⒊  追究。

國語辭典修訂本

究理「ㄐ一ㄡ ㄌ一ˇ」

⒈  探求道理。

《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或辭未出而獄以報斷,非所以究理盡情也。」
《舊唐書·卷四三·職官志二》:「其二十二曰推步盈虛,究理精密,為歷官之最。」

⒉  真正的道理或原委。

如:「不明究理」。

引證解釋

⒈  盡理。

《管子·大匡》:“智者究理而長慮,身得免焉。”
尹知章 注:“智者既盡理,而謀慮又長,故免於危亡。”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二》:“奈何其無究理而任天也。”
《三國志·魏志·明帝紀》:“非所以究理盡情也。”

⒉  推求道理。

《舊唐書·職官志二》:“﹝考課之法﹞有二十七最……其二十二曰:推步盈虛,究理精密,為歷官之最。”
元 劉伯亨 《朝元樂》套曲:“自尋思,閒究理。在地上者天,在天下者地。”

⒊  追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素秋》:“公子於憲府究理甚急,邑官皆奉嚴令, 甲 知不可復匿,始出,至公堂實情盡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