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蝨的意思

注音 ㄌㄨㄥˊ ㄕ

拼音 lóng shī

基本釋義

⒈  參見:龍蝨,龍蝨。

國語辭典修訂本

龍蝨「ㄌㄨㄥˊ ㄕ」

⒈  動物名。昆蟲綱鞘翅目龍蝨科。棲息於池沼中,體呈橢圓形,體長約二至六公分,體色黑褐而具光澤。以水中昆蟲、小魚及蝌蚪等為主食。龍蝨的生活史很長,完成一世代約需二至五年。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龍蝨”。昆蟲名。成蟲體橢圓形,扁平,黑色或褐色,幼蟲體細長。常居水中,夜出飛翔。 廣東、福建 常捕以為食品。

明 屠本畯 《閩中海錯疏·介部》:“龍蝨,似螥蜋而小,黑色,兩翅六足,秋月暴風起,從海上飛來,落水田或池塘,海濱人撈取,油鹽製藏珍之。”
明 陳懋仁 《泉南雜誌》:“龍蝨,如牛糞上蟲,似黑而薄,劈食之,小有風味。”
徐珂 《清稗類鈔·飲食·粵人之食鳥獸蟲》:“粵 東食品,頗有異於各省者,如犬、田鼠……龍蝨、禾蟲是也。”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七七》:“龍蝨生水中,外甲殼而內軟翅,似金龜蟲,也能略飛。”

⒉  一人劃的小船。

《花城》1981年第2期:“順德 劃的卻是十三人龍,五人龍,三雞(三人劃),甚至龍蝨(一個人扒禾桶),這完全是結合生產,適應 順德 河網地帶、小河小湧的地理環境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