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列表第9頁

贈廣通上人

作者:權德輿
身隨猿鳥在深山,早有詩名到世間。 客至上方留盥漱,龍泓洞水晝潺潺。

醉後

作者:權德輿
美祿與賢人,相逢自可親。願將花柳月,盡賞醉鄉春。

送韋行軍員外赴河陽

作者:權德輿
五代武弁侍明光,輟佐中權拜外郎。記事還同楚倚相, 傳經遠自漢扶陽。離堂處處羅簪組,東望河橋壯鼙鼓。 三城曉角啟軒門,一縣繁花照蓮府。上略儒風並者稀, 翩翩騶騎有光輝。只今右職多虛位,應待他時伏奏歸。

劉紹相訪夜話,因書即事

作者:權德輿
故人愴久別,茲夕款郊扉。山僮漉野醞,稚子褰書帷。 清露泫珠瑩,金波流玉徽。忘言我造適,瞪視君無違。 但令靜勝躁,自使癯者肥。不待蘧生年,從此知昔非。

與道者同守庚申

作者:權德輿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經。俾我外持內,當茲申配庚。 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沉沉簾幃下,靄靄燈燭清。 四支動有息,一室虛白生。收視忘趨舍,叩齒集神靈。 伊予嗜慾寡,居常痾恙輕。三尸既伏竄,九藏乃和平。 無令耳目勝,則使性命

奉和聖制豐年多慶九日示懷

作者:權德輿
寒露應秋杪,清光澄曙空。澤均行葦厚,年慶華黍豐。 宣告暢八表,宴喜陶九功。文麗日月合,樂和天地同。 聖言在推誠,臣職惟匪躬。瑣細何以報,翾飛淳化中。

經漢武泉

作者:趙嘏
芙蓉苑裡起清秋,漢武泉聲落御溝。他日江山映蓬鬢, 二年楊柳別漁舟。竹間駐馬題詩去,物外何人識醉遊。 盡把歸心付紅葉,晚來隨水向東流。

送韋處士歸省朔方

作者:趙嘏
映柳見行色,故山當落暉。青雲知已歿,白首一身歸。 滿袖蕭關雨,連沙塞雁飛。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萊衣。

洛中逢盧郢石歸覲

作者:趙嘏
不堪俱失意,相送出東周。緣切倚門戀,倍添為客愁。 春山和雪靜,寒水帶冰流。別後期君處,靈源紫閣秋。

酬將作於少監

作者:方幹
由來至寶出毫端,五色炎光照室寒。仰望孤峰知聳峻, 前臨積水見波瀾。冰絲織絡經心久,瑞玉雕磨措手難。 不是散齋兼拭目,尋常未便借人看。

將謁商州呂郎中,道出楚州,留獻章中丞

作者:方幹
江流盤復直,浮棹出家林。商洛路猶遠,山陽春已深。 青雲應有望,白髮未相侵。才小知難薦,終勞許郭心。

送班主簿入謁荊南韋常侍(一作盧尚書)

作者:方幹
束書成遠去,還計莫經春。倒篋唯求醉,登舟自笑貧。 波移彭蠡月,樹沒漢陵人。試吏曾趨府,旌幢自可親。

寄山僧

作者:張喬
閒倚蒲團向日眠,不能歸老岳雲邊。 舊時僧侶無人在,惟有長鬆見少年。

送人及第歸海東

作者:張喬
東風日邊起,草木一時春。自笑中華路,年年送遠人。

促織

作者:張喬
念爾無機自有情,迎寒辛苦弄梭聲。 椒房金屋何曾識,偏向貧家壁下鳴。

宿潺湲亭

作者:張喬
走月流煙疊樹西,聽來愁甚聽猿啼。 幾時御水聲邊住,卻夢潺湲宿此溪。

宿齊山僧舍

作者:張喬
一宿經窗臥白波,萬重歸夢隔煙蘿。 若言不得南宗要,長在禪床事更多。

漁者

作者:張喬
首戴圓荷發不梳,葉舟為宅水為居。 沙頭聚看人如市,釣得澄江一丈魚。

吊造微上人

作者:張喬
至人隨化往,遺路自堪傷。白塔收真骨,青山閉影堂。 鍾殘含細韻,煙滅有餘香。鬆上齋烏在,遲遲立夕陽。

雨中宿僧院

作者:張喬
千燈有宿因,長老許相親。夜永樓臺雨,更深江海人。 勞生無了日,妄念起微塵。不是真如理,何門靜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