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筆架山旅遊自由行攻略

  筆架山坐落在筆架山風景區內,位於我國東北遼寧省西部,面對渤海,毗鄰錦州港,坐落在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筆架山是道教名山勝地,山有三峰,二低一高,形如筆架,筆架山風景區近年來加大建設力度,提高了景區的知名度,每年接待遊客近百萬人,是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錦州筆架山旅遊 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筆架山景點簡介

  筆架山風景區,位於中國東北遼寧省西部,躋身渤海之濱,毗鄰錦州港,坐落在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

  筆架山風景區以筆架山島和“天橋”為主要景點,大致分為島上游覽、海上觀光、岸邊娛樂、沙灘海浴和度假修養五個區域。總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4.7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28平方公里。這裡山水秀麗,環境優美,物產資源豐富,生活服務設施配套,交通便利。自然景點密集,有馬鞍橋、一線天、神龜出海、石猴泅渡、虎陷洞、夢蘭灣等。有眾多的文物古蹟:呂祖亭、太陽殿、五母宮、萬佛堂、龍王廟、三清閣等。[1]

  筆架山景點故事

  筆架山天橋:從海岸到筆架山島有一條長1620米的砂石路,人稱“天橋”,把海岸和山島連在一起,象一條蛟龍隨著潮漲潮落而時隱時現,神奇絕妙,只有潮落時方可通過,堪稱“天下一絕”。

  筆架山為道教勝地。山有三峰,二低一高,形如筆架,故而得名;每至潮退之後,山與海岸之間便現出一條三十餘米寬、二公里長的“天橋”,可通車馬,故俗稱“天橋山”。山上懸崖峭壁奇秀,自然風光迷人,自下而上建有山門、真人觀、呂祖亭、太陽殿、雷公祠、電母祠、五母宮、方丈院、三清閣等眾多道教廟宇及點綴品,其中以主峰之上的三清閣最為精美,閣共六層,通高26.2米,為花岩石仿木結構建築,八角攢尖頂,飛簷翹角,獨具風格,內奉漢白玉石雕道教造像三十七尊,各高二米左右,雕工精美,神態各異;登臨閣頂,舉目四眺,海天一色,風景絕佳。

  筆架山景點攻略

  大筆架山

  從北岸到大筆架山,跨海1.8公里,其間有一條潮汐衝擊而成的連線海島與陸地的天然卵石通道,俗稱“天橋”。這座天橋,隨著潮汐的漲落而時隱時現,堪稱佳景奇觀。每當落潮時,海水便慢慢地向兩邊退去,通道便象一條蜿蜒的蛟龍浮現海中;潮水落盡,“天橋”便完全顯露出來,直通大筆架山。遊人可沿此段沙石路登島上山。每當漲潮,海水又從兩邊向“天橋”夾擊而來,“天橋”在海浪中漸漸變窄,直至完全隱去。大筆架山上有呂祖亭、五母宮、三清閣等古建築。最主要建築是三清閣,高26米,6層石樓由純一色的石牆、石廊、石門、石窗、石龕和石梯組成,就連飛簷挑角、門神壁畫,也全都是用石頭刻成。殿宇、閣樓的位置、佈局和裝飾,設計巧,組合精,在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相連線,堪稱樓閣建築之上乘。尤其是門的石雕,刀工細膩,紋質逼真,開合自如。整個建築既有傳統的藝術風格,又吸收了西方古建築之特點。閣中現存大小漢白玉石佛43尊,供奉道家、儒家、佛家,為三教合一的寺廟

  筆架山天橋

  筆架山風景區以筆架山島和“天橋”為主要景點,大致分為島上游覽、海上觀光、岸邊娛樂、沙灘海浴和度假修養五個區域。總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4.7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28平方公里。這裡山水秀麗,環境優美,物產資源豐富,生活服務設施配套,交通便利。自然景點密集,有馬鞍橋、一線天、神龜出海、石猴泅渡、虎陷洞、夢蘭灣等。有眾多的文物古蹟:呂祖亭、太陽殿、五母宮、萬佛堂、龍王廟、三清閣等。三清閣是島上古建築中的代表。因其六層上下為全石仿木製結構,沒有一釘一木而文明。閣內供奉著四十八尊佛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六層上供奉神話中的開天闢地之神——盤古氏,為天下眾神之首,是為國內罕見。筆架山風景區近年來加大建設力度,先後進行廣場擴建,海濱公園、道路改造和其他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大範圍的宣傳,提高了景區的知名度。每年接待遊客近百萬人,是及遊、購、娛、吃、住、行為一體,多功能,高檔次,文明遐邇的旅遊勝地。[2]

  筆架山距海岸1620米,其間有一條潮汐衝擊而成的連線海島與陸地的天然卵石通道,俗稱“天橋”,也叫“神路”。這座“天橋”隨著潮汐的漲落時隱時現,堪稱佳景奇觀。每當落潮時,海水便慢慢向兩邊退去,通道便像一條蜿蜒的蛟龍浮現海中,潮水落盡,天橋便完全顯露出來,直通筆架山,遊人可沿此段沙石路登島上山。每當漲潮時,海水又從兩邊夾擊而來,“天橋”在海浪中漸漸變窄、直至完全隱去。筆架山上還有五母宮、太陽殿、呂祖亭、三清閣等景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