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通過實踐提高網路創業能力

  我國各類學校大多是以引進KAB、SYB、NFTE創業教育專案為基礎開展創業教育,這些引進的專案雖然經過本土化的改良,但在網路經濟背景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通過實踐提高網路創業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通過實踐提高網路創業能力的方法

  高職階段的教育既重視課堂教育、技能培養,又注重引導青年學生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於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瞭解國情,增長才幹、奉獻社會,鍛鍊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堅持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1]。我們利用各類社會實踐的機會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使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嘗試變革傳統的社會實踐形式和內容,採用專案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特色模式,以達到促進自身的綜合素質及就業、創業能力的目的,從而創新社會實踐,提高大學生創業、就業的能力[2]。

  一、社會實踐活動對於高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的作用

  1. 提高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健全心理素質,提升社會交往能力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通過社會實踐,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與人交往、合作的精神。很多大學生剛剛步入工作崗位時,對單位同事不熟悉,在工作中不知如何去與其他同事協調溝通,人際關係不和諧,工作很難進行,工作壓力很大。從這個角度出發,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可以有效地提高這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質[3],培養大學生的協調溝通能力,儘可能避免此類現象的出現。通過社會實踐開展社會觀察和調研,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力所能及的專業實踐和就業頂崗見習,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主動適應社會要求,提高綜合素質。

  2. 鞏固專業知識,完善知識結構,培養創新創業能力[4]

  社會實踐能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 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進行檢驗, 可以培養主動獲取和應用知識資訊的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根據客觀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理論體系,完善知識結構,拓展學生的專業面, 強化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 不斷激發大學生的創造潛力[5]。通過創新實踐內容與教學相結合,解決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檢驗自己的專業知識掌握程度,進一步鞏固了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能。

  3. 提高學生服務社會的能力

  通過與本地化工企業發展需要相結合,科學地組建實踐團隊,發揮我們高職學生的智力優勢和學科專業特點,能夠運用所學的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直接為經濟建設服務,服務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

  4. 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

  創新實踐過程中要求三年級以上學生以開展就業見習實踐活動為主,依託社會實踐活動平臺,結合所學專業,到化工企業,開展就業見習活動,提高適應能力和認知能力,對於學生了解社會需求,調整就業目標,及早聯絡就業單位發揮重要作用。

  二、創新社會實踐模式,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技能

  1.廣泛利用校企合作模式為學生搭建社會實踐平臺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2009年首先發起成立了校企聯盟,與徐州市及省內外400餘家知名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通過積極推行“工學交替”、“訂單培養”、“職業素養訓練”等一系列實質性有效措施,按照企業要求實行“定單式培養”,根據企業需求制定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開發相關的課程教材,極大地滿足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需要。學院積極發揮校企聯盟的作用,與企業深度融合,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合作型教育新機制。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實踐平臺,學院建立的區域廣泛、覆蓋面廣、專業性強的就業與實習、實踐基地,讓學生在實踐中與企業進行“零接觸”,更進一步明確了學生的就業目的,為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2.實行雙指導教師制[5]

  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創新人才培養,要求既要進行社會調查, 又要參加社會實踐,是一項有深度的教育教學活動,而不是簡單的社會體驗。整個活動既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又不能脫離教師的指導,根據研究性社會實踐的內容, 每一個實踐團隊均配備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分別進行基礎理論及實踐操作的指導。

  3 .分階段實施專案化的社會實踐活動

  考慮到參與社會實踐的成員不同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社會經歷和成長的需要,提出大一新生的社會實踐目標 “接觸實踐,瞭解社會”,實踐內容主要以社會觀察、調研為主,瞭解國情、區情;大二學生的社會實踐目標是“理解實踐,提升專業”,重在利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社會實踐消化、鞏固和提高專業知識;大三學生是“依靠實踐,促進就業,增強創新創業能力”,將就業見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適應能力和認知能力,幫助學生了解社會需求,調整就業目標,促進順利就業,錘鍊學生創業能力,積累社會經驗。

  社會實踐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環節,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創新社會實踐形式是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體現。而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近距離地感受企業,體會企業文化,使得學生們更好地瞭解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幹[6];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了用人單位,從而對大學生就業創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的方法

  創新創業是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培養和強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現在和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就業是中國亟待解決的難題。大學生不應該僅僅是現有就業崗位的競爭者,更應該是新的就業崗位的創造者。作為有較多知識積累的高素質群體的大學生,應把創業看作是自己服務社會、實現自身價值的有效途徑。

  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創業設計教育。創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識,涉及科技、市場營銷、企業管理、財務管理、計算機網路、政策法律等,這就要求學生進行較為系統的創業設計相關知識的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學生創業是對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

  鼓勵大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大學生創業的"點子"或專案,並不簡單地來自"靈感",而是來自平時對市場、科技、社會生活的仔細觀察和深入瞭解。這就要求大學生多接觸社會,多參加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惟有如此,才能瞭解社會與市場的需求,才能選準創業專案。

  努力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協作意識。創業往往不是一個人單槍匹馬所能實現或完成的,它需要組建起自己的團隊,這一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應該有某些方面的專長或特長,相互間應在知識、能力、性格、氣質、性別、愛好等方面具有互補性。一個精誠團結、各方面能起互補作用的團隊,才能實現1+1>2的效果,才能保證創業的成功。在這方面,應多鼓勵師大各專業間、各社團間學生的交流,整合師大多學科資源的優勢。

  應重視典型創業事例的教育。要把企業界的創業案例搬上大學的講壇,應把成功企業家聘為大學的兼職教授,應及時收集校友創業方面的素材,通過各種形式的"現身說法",燃起大學生的創業激情。

  網路創業的專案選擇

  1、選擇個人有興趣或擅長的專案;

  2、選擇市場消耗比較頻繁或購買頻率比較高的專案;

  3、選擇投資成本較低的專案;

  4、選擇風險較小的專案;

  5、選擇客戶認知度較高的專案;

  6、可先選擇網路創業***免費開店***後進入實體創業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