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異的典故

  日新月異的意思是指發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你們對了解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日新月異的解析

  [釋義] 新:更新;異:不同。指發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

  [語出] 宋·林景熙《霽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異;則亦不獨師能之也。”

  [正音] 異;不能讀作“yí”。

  [辨形] 異;不能寫作“藝”。

  [近義] 一日千里 與日俱進

  [反義] 一成不變 固步自封

  [用法] 用作褒義。形容變化快、大。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異:不同。日日更新,月月不同。形容發展變化快,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出自西漢·戴聖《禮記·大學》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尚書·康誥》曰:

  ‘作新民。’《詩·大雅·文王》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

  子無所不用其極。”

  以上引文的意思是說,商代的湯王在戰勝夏桀之後,在所用的盤

  上鑄上銘文***警策的話***:“如果每天都用新的標準修養自己的品德,那

  麼自己的品德就一天比一天提高,這樣,每迎來新的一天,自己的品德

  便又有新的提高。”《尚書·康》說:“教化人民服從商朝管理,做新的百

  姓。”《詩·大雅·文王》說:“周原是商朝的屬國,但周文王勵精圖治,

  到臨死時,已為周武王討伐商紂創造了條件,周的使命就是革舊圖新,

  打敗商紂王,建立新的國家。”所以,地位高的人在修養品德時沒有一處

  不盡心盡力的。

  《禮記》這段話被概括為典故“日新月異”,不再限於形容品德

  修養的提高,更多地形容事物的發展、進步很快。

  引文句末的“無所不用其極”也是常見的典故,原指修養品德

  時沒有一處不盡心盡力的,褒義。現已失去褒義,專為貶義,指任

  何壞事都幹得出來或任何極端手段都使得出來。

  日新月異的造句

  1、祖國面貌日新月異。

  2、第二,大多數技術--由於它們日益基於創意和資訊處理而不是原子和體力--正在日新月異地改善。

  3、來自《科學美國人》編輯的評論、論據和分析,這些編輯們一直掌握著日新月異的科學發展的最新動向。

  4、他說,此訪使我有機會了解到中國悠久的歷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日新月異的發展,這一切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5、中國的新的“底層白領”建立起了一種親密的聯絡,源於他們一起奮鬥,想要趕上中國日新月異的社會變遷。

  6、我們的研究表明,伴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在尋找伴侶以及彼此吸引潛在的伴侶時的方式方法也傳送了改變。

  7、一個阻礙政府防範人為災難的因素是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

  8、他不久前率團赴華觀摩上海世博會,再次親身體驗了日新月異的上海和不斷髮展變化的中國。

  9、我過去常常被日新月異的網際網路技術所困擾。

  10、世界日新月異,捐贈基金需要更新投資組合策略以適應其所服務的機構需求,同時敏銳感知世界的重大變化。

  11、然而,專家們也表示,中國日新月異的社會風俗正將這種傳統淘汰出局。

  12、班廷說,因為科技日新月異,各個州依然努力追趕各種法律法規以及案例典型。

  13、傳統媒體向數字媒體的轉變,以及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侵吞了視訊後期製作的市場份額。

  14、傳統營銷渠道的效力隨著網際網路滲透到生活的各個層面而日新月異。

  15、這些政客們都落伍了,他們已經無法跟上日新月異的現實世界了。

  16、但是,越來越多的聰明大腦和日新月異的科技進展讓機器眼越來越貼近生活。

  17、公元1880年,鐵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俄國收到一些來自私人的呈請書,要求獲得在遠東地區建造鐵路的特許權。

  18、分析家還說,控制增長是極其微妙且需要謹慎處理的,而連監管部門也要很努力才勉強跟得上銀行體系日新月異的變化。

  19、在科技快速發展、創新層出不窮的時代,全球經濟圖景日新月異。

  20、科技和樣式日新月異,然而,儘管辨認時間的手段很多,但我們大多數人還是將手腕上一個神聖的地方留給了手表。

  21、上海是一個偉大的、生機勃勃的、日新月異的城市。

  22、世界並非萬古不變,而是日新月異。

  23、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經濟迅猛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24、現在,與上海老市區一江***黃浦江***之隔的浦東新區正在大力開發建設,面貌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