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的書法風格是什麼

  中國書法藝術中的代表就是草書,草書讓中國的文字載拖著書法家的藝術情感和價值追求。草書的代表人物就是唐代的“草聖”張旭。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張旭書法風格,希望對你有幫助。

  張旭的書法風格

  張旭的書法藝術修養很高,他的書法作品表現出他狂放不羈的個人感情和藝術追求。各個時代的人們都藉助某些事物以表達他們思想情結,比如詩人藉助詩歌抒情,詞人藉助詞句喻事,書畫家則藉助書畫表達他們的個人情結。這樣的情況在盛唐時代表現得更為普遍。張旭的草書境界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書法作品氣勢奔放,狂蕩不羈;字行結構隨心結合;輕重線條完美搭配;節奏也抑揚頓挫,和諧嚴謹。其水準已經是草書境界中的最高實力。他的書法作品和藝術水準幾乎影響了後代所有的有名的書法家。比較有名的當屬《古詩四帖》和《心經》等作品。

  張旭的書法,是在繼承了前人書法藝術傳統的基礎之上,同時又加以演化,成就了個人獨特的書法特點。張旭的楷書帶著厚重的書法藝術傳統。他長期進行楷書的筆法練習和創作,他的楷書端莊嚴謹,規規矩矩,既有對前人藝術的繼承,還有他個人加之的思想傳承。得益於他在楷書的練習和創作上所下的功夫,所以即使是在醉酒的狀態或者酒後的瘋狂時,他也能在草書的創作中保持著規範和法度,不至於新增諸多塗抹和不規則的亂劃,該交代的都有交接,沒有矯揉造作。

  張旭的書法藝術主要是在草書和楷書領域,尤以草書藝術著名,形成了他自已獨有的書法風格。

  張旭草書的精髓

  張旭深諳草書藝術精髓,後來的顏真卿等人的書法藝術就是由他傳授的。剛開始的時候,張旭從一個公主和一個挑夫相爭過路的情景中領悟到了草書的意境,又從一位大娘舞劍的姿態中領悟到了草書的神韻。張旭十分好酒,也練得一手好草書筆法,故被時人稱之為“張顛”。他的草書雄渾放縱,“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勾勒出了唐代文化藝術的張狂神態。

  張旭草書筆法上的境界很高,被世人譽贊為“草聖”。他在創作的時候專心致志,神態痴迷,旁若無人,看得出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創作的嚴謹心態。後人只要談到草書,必會提及到張旭此人。若論及唐代書法,可能有人對懷素、顏真卿等人的態度意見各有褒貶,但惟獨對張旭只有誇嘆和褒讚。

  張旭草書作品有《冠軍帖》、《終年貼》、《肚痛貼》、《古詩四帖》、《草書心經》等,留於後世的有《古詩四帖》、《肚痛帖》等作品。後人欣賞他的遺作時,莫不稱讚其作品中表現出的雄渾的藝術神韻和創作熱情,讓人歎為觀止。

  張旭的代表作

  張旭將書法藝術特別是草書藝術發展和抬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開創了氣勢博大、意境恢巨集的草書筆法。雖然張旭生前書法作品很多,但是傳世真跡卻沒有留下太多,主要是因為時代變遷,年代久遠,很多真跡都在改朝換代河歷史更迭的炮火中湮沒了。如今我們所能見到的、可供人們瞻仰的作品意境寥寥無幾,比較著名的遺作有《古詩四帖》、《肚痛帖》等。

  《古詩四帖》在明代和清代都被宮廷收藏著,現在這幅作品被遼寧博物館收藏。千百年來,多少人都對這幅作品的作者耿耿於懷,有人認為它是謝靈運所作,也有人認為它是北宋時期才有的作品,後來一位叫楊仁凱的鑑藏家在期刊上發表文章,主張此幅作品乃是張旭的大作,後來便一直沿用此說法,所以現在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張旭的遺作,這也成了張旭代表作之一。

  張旭的另一個遺作便是《肚痛帖》,該作品的真跡已經下落不明,此帖是在北宋時期由人摹刻在刻石上的,刻石高約四十釐米,寬約三十四釐米,現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館裡。全帖僅有三十個字,寫的內容大概是張旭肚痛之時為自己診斷而寫作的。雖然只有寥寥數字,但是卻看得出張旭在寫作時的狂放狀態和意境,也表現出張旭在創作時的無拘無束的藝術狀態。

  張旭代表作僅存於世的雖然很少,但是我們從其僅存的作品中還是能看到張旭在創作時的熱情和豪邁的氣度,同時也能看到他在草書筆法領域的功夫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