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企業培訓師論文

  企業培訓師已經成為21世紀的“金領” 職業之一,企業培訓師是決定培訓效果的核心。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論企業內訓師上好培訓課的基本策略

  [摘 要] 企業內訓師要上好培訓課,必須做到“三性”、“兩感”,這樣既能使培訓課堂變得輕鬆有趣,又能對員真正有所幫助。

  [關鍵詞] 企業 內訓師 培訓課

  應對經濟全球一體化日趨激烈的競爭和挑戰,企業要從單純的“生產型組織”發展和提升為不斷學習、創造和運作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型組織”,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其最為關鍵的就是要加強員工的教育培訓,充分挖掘企業內部人力資源優勢。然而,一個令許多企業內訓師感到困惑的問題是:怎樣才能既使培訓課堂變得輕鬆有趣、同時又能對員工真正有所幫助。本文擬就此問題作粗淺的探討。

  一、準確瞭解員工學習特點,凸現針對性

  關於員工學習具有哪些特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綜合各家觀點,筆者認為有五個方面比較突出而明顯:

  1.員工學習的目的性很強。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保持自己在現有工作崗位中的競爭優勢和適應工種變動崗位輪換的需要。

  2.注重學以致用。員工參加培訓不僅僅是為了學知識和技能,更為重要的是以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為核心,追求學習的直接有效性和實用性。

  3.以個人經驗為基礎。美國成人教育專家諾爾斯認為:成人的經驗是成人學習過程中一項寶貴的資源。員工學習往往是憑藉自己已有知識經驗和技能來理解新的知識技能,提高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

  4.希望成功又擔心失敗。員工的自尊心極強,作為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總希望自己的表現能得到表揚和肯定,能受到他人的尊重,但同時內心又常常會流露出一種害怕失敗的焦慮感。5.多種感官並用,更能維持興奮點。

  員工學習很難做到長時間靜坐聽課,只有將眼、耳、口、手、腦等各個器官調動起來,才能使其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

  企業員工既是接受培訓的物件和客體,又是參與培訓並獲得發展的主體。基於員工學習的上述特點,內訓師要善於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趨勢和員工的培訓需求,講明培訓的目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媒體、網路和其它相關資源,精心選擇有價值、有說服力的培訓內容,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喚起員工對已有知識技能的回憶,以加深對新知識新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從小處著眼多肯定和表揚員工的學習行為,減少員工學習的挫折感,增加成就感,合理選用討論、演練、示範等多樣化授課方式,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積極性。

  二、嚴格遵循員工培訓原則,提高有效性

  員工培訓原則是內訓師在員工培訓中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培訓課效果,保證培訓課質量的重要條件。在員工培訓課堂上,內訓師必須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操作性原則。

  要有意識地為員工提供和創造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員工從實際操作中學習要領、提高能力。

  2.發展性原則。

  要設法讓員工認識自己的優勢,釋放自己的發展潛能。因此,在培訓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員工的現實表現,更要重視他們的未來發展和變化。

  3.創新性原則。

  要根據企業發展、員工的需求和社會的需要,不斷更新培訓理念、培訓內容、培訓方式等,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

  4.循序漸進原則。

  要按照知識技能的內在邏輯和人認識發展的順序,引導員工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技能。由淺至深、先易後難的合理安排好培訓內容***專案***的順序,才能更好地激發員工學習積極性,使培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及時反饋原則。

  要通過某種形式和途徑,讓員工及時瞭解自己的學習結果。準確及時的反饋,不僅能使員工得到鼓勵、增強信心,而且有利於及時發現問題,修正行為。

  三、創設寬鬆和諧課堂氛圍,增強活躍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鬆愉悅的狀態下,學習的效果最佳。對於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人生閱歷的員工來說,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更容易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其自身蘊藏的教學資源。

  內訓師必須設法創設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1.改變“我教你學”、“我講你聽”這種居高臨下的權威角色和形象,樹立與培訓員工平等的觀念,以朋友的平等身份參與培訓課教學活動,做“平等中的首席”,允許員工充分發表意見,善於接受員工的合理建議;2.靈活選用講授、提問、分組討論、實踐操作、角色扮演、遊戲等多種授課方式,讓員工的思維活躍起來,充分調動聽課的積極性;3.圍繞培訓目的認真考究課堂用語,精心錘鍊講課技巧,不僅做到語言抑揚頓挫、生動形象,更重要地是保證講課的準確性、條理性、邏輯性和啟發性。一般而言,培訓課堂用語應簡潔流暢、幽默風趣、充滿情感色彩,能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語言不簡潔,甚至枯燥乏味,講者搖頭晃腦,聽者昏昏欲睡,課堂氣氛沉悶,自然也就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

  四、採用互動交流授課模式,激發參與感

  員工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學習主體,對新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和看法,員工學習喜歡參與,不喜歡被動式教育。因此培訓課堂上,若沿襲傳統的“以教為中心”的授課模式,必定會引起員工的逆反和怨煩,內訓師要轉變觀念,樹立以員工為本的理念,積極採用互動、雙向交流的授課模式,激發員工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熱情。

  對於內訓師而言,採用互動交流授課模式激發員工的課堂參與感應注意這樣幾點:1.課前應做好精心準備和策劃。員工大多是帶著期望值來到培訓課堂上聽課的,內訓師的講授能否滿足其的期望值直接影響到課堂互動的情況。2.善於運用生動形象幽默的語言、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感染員工,激發員工參與培訓課堂活動的願望和意識。3.創設問題情境,巧妙的置疑設難,引導員工溯本求源,探索知識的應用價值,激發其興趣和好奇心。4.合理運用“明知故問”、“引導員工主動發問”、“讓員工分組討論”和“策略性停頓”等各種手段吸引員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五、合理地引入體驗式教學,增加真實感

  此處提到的體驗式教學是指根據特定的目標,以培訓課堂為平臺,引導員工通過實踐活動去親身感受與領悟,從而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過程。培訓課不僅要教給員工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改變員工的態度和觀念,開啟員工的所有潛能,並讓他們將這些潛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帶來最優的個人績效,因此,內訓師要善於合理引入模擬、視聽、案例、現場等多種體驗式教學,讓員工以親身的經歷,生成豐富的體驗,從中增長知識開發潛能。

  模擬式體驗是引導員工在現實的模擬情境中得到相應體驗的一種方式。杜威曾說,人類的真智慧,靠兩樣東西作基礎,第一樣是從近身環境中所得來親切的知識,第二樣就是從訓練中得來處理環境的能力。情境性和親歷性是模擬式體驗教學的標誌性特點,內訓師要用心去設計有意義的模擬情境,讓員工在有意義的模擬情境中得到體驗,提高認識。

  視聽式體驗是利用現代視聽技術,引導員工通過欣賞特定的文字、圖片、聲音、動畫、影片或其組合等“體驗材料”,更有效更完整地在體驗中獲得知識技能的一種方式。現代視聽技術能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讓員工充分發揮視、聽等多種感官的功能,在有親臨其境的感受中輕鬆愉快地獲得知識技能。

  案例式體驗是把現實中的真實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編寫成供員工學習的案例,讓員工進行思考和討論,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方案的方式。精心篩選與培訓目標與內容有關的教學案例,是幫助員工獲得真實體驗,加深理解,提高培訓課效果的關鍵。

  現場式體驗是把讓員工組織到生產現場通過聽、思、問等環節進行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方式。這種體驗式教學不僅能開拓視野鞏固理論知識,同時還能較好地找到理論與實際的切合點,提高運用能力。

  此外,內訓師還應立足於自己的性格、特長,虛心傾聽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意見和建議,在觀察、對比、模仿中不斷地加以調整和改進,精心培育自己的授課風格,增強吸引力。

  參考文獻:

  [1]張 德: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

  [2]林媛媛:企業培訓理論與實踐[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

  [3]唐文紅:如何提高企業員工培訓效果[J].當代經濟,2005.05

  [4]王 勇:員工培訓如何更有效.經營與管理[J],2005.07

  篇2

  中國企業培訓師行業發展的思考

  摘要: 企業 培訓師已經成為21世紀的“金領” 職業之一,企業培訓師是決定培訓效果的核心。本文界定了培訓師的概念,對企業培訓師職業進行了分類,分析了企業培訓師行業的現狀,探討了培訓師隊伍的素質,指出了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歸納了培訓師行業存在的問題,並就企業培訓師行業的專業化 發展 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企業培訓師 發展 思考

  隨著 社會和企業對人力資源開發 工作重視程度的逐步加強,我國的培訓事業越來越炙手可熱,並獲得了快速發展。而被稱為“金領”職業的企業培訓師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目前,我國企業培訓師行業現狀如何?面對社會越來越緊迫的培訓需求,企業培訓師如何發展才能支撐起我國的培訓事業?本文主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並提出解決的方法。

  一、“培訓師”概念界定及其分類

  ***一***培訓師概念

  目前,如何界定培訓師尚無統一標準。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開發的培訓師職業標準中,對培訓師做了如下界定:“培訓師是在任何型別的 組織中,能夠運用 現代 培訓理念和培訓手段,策劃、開發、營銷培訓專案,制定、實施培訓 計劃,從事培訓教學、培訓 管理和培訓諮詢活動的人員”。企業培訓師的界定,著重強調了培訓師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培訓理念、培訓手段、培訓方法及培訓專案策劃。

  ***二***培訓師職業分類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把培訓師的職業等級分為三等,即助理培訓師、培訓師、高階培訓師。總的來說,培訓師是近年來在職業培訓領域剛剛湧現的新的對培訓工作者的稱謂,有的稱培訓經理,有的稱培訓工程師,有的稱培訓師,有的稱之為培訓講師、實訓教員、訓練講師等。儘管社會對培訓師有不同的叫法,勞動與社會保障部的職業分類還是通用的。

  二、 中國 培訓師行業現狀分析

  ***一***中國培訓師隊伍分析

  培訓師隊伍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影響了培訓效果的總體水平。總體而言,我國培訓師隊伍主要由三類人構成:一類是高校專業教師;二是在各大企業擔任高階管理或技術職務的資深員工;三是其他社會知名人士。

  ***二***培訓師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培訓行業是一個非常誘人的行業。中國每年有將近1億人蔘加各式各樣的培訓, 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培訓行業規模正以每年30%速度遞增。2003年,國內培訓市場達到500億元,截止2006年底,培訓業的產值已達2000億的規模,而行業利潤甚至已接近1000億元。內地培訓市場正以年遞增10倍的速度迅猛發展,中國每戶人家只需每5年有一個人參加一次培訓,培訓擁有的市場就會和巨大的電視機市場大致相當。事實上,一個外企中高層,每年一般須接受5至7次培訓。所以,未來中國的培訓市場將會遠大於電視機市場。

  培訓行業培訓師面臨重大發展契機的同時,也將面臨著新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 知識的更新與傳播速度加快

  21世紀以來,網際網路上的數字化資訊每8個月就會翻番。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求企業培訓師不斷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只有自己知識不斷更新,才能更好的培訓別人。

  2. 學習型組織需要專業型的企業培訓師

  學習型組織不同於傳統組織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在傳統的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功能之外,增加了員工潛能開發與知識生產的功能。這項新功能的完成除了每個組織成員參與學習,不但為這種學習提供政策與資源支援,更需要培訓與開發的培訓師來履行開發、組織、諮詢等工作。

  ***三***中國培訓師行業存在的問題

  與國外發展成熟的企業培訓師市場相比,我國的培訓師行業顯得年輕而稚嫩。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市場混亂

  有些培訓機構只看重暫時利益,教學質量差,“一錘子買賣”現象嚴重。既沒有標準化教材、課件及教學方法,又沒有正規教師,更沒有符合市場主流 應用 環境要求的實驗裝置的非法培訓機構大量滋生,擾亂了市場秩序,嚴重影響了企業培訓師行業的健康發展。

  2. 缺乏行業規範和專業發展支援

  目前企業培訓師大都是單槍匹馬,獨立摸索,專業的成敗全靠個人的運氣和意志。既沒有權威性行業管理組織,也沒有支援性的專業團體。關於培訓師業務的研究與開發也幾乎是空白,培訓師業務性的培訓主要是從國外引入的課程與標準,存在本土化的問題。

  3. 品牌弱勢

  經企業培訓師行業的專家粗略估計,全國培訓機構大概有10000家,其中北京有2000家,上海3300家,廣州1000家,但是使用者心目中值得信賴的品牌培訓機構卻寥寥無幾 。

  三、 發展 我國 企業 培訓師行業的建議

  針對我國企業培訓師行業的發展現狀,在借鑑國際企業培訓師發展 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經過深入的思考及調查研究,筆者認為 現代 企業培訓師應該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就企業培訓師行業專業化發展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條對策:

  1. 重視企業培訓師 職業的 科學 研究

  基礎研究是確保企業培訓師職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可以在積極爭取 社會資源的前提下,以高校有關專業點的研發力量為核心,一方面整合一些有豐富的企業培訓經驗的國內資深企業培訓師;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國際專業 組織的力量和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加速對企業培訓師專業發展的本土化研究。

  2. 企業培訓師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推行勢在必行

  目前,我國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已經出臺了企業培訓師職業標準,明確了培訓師的職業定位、職業責任、職業能力規範等。專業的企業培訓師認定機制的建立,則可促使加速培訓資源優化配置力度和速度,促進企業培訓師市場走向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

  3. 建立企業培訓師專業組織

  目前,很多發達國家都有自身的培訓專業組織,比如英國的國家職業資格體系、美國的培訓與發展協會等。正是這些培訓組織,有力地促進了企業培訓師隊伍的發展,同時也形成了行業規範,並保證該行業發展的專業型和規範性。因此,有關部門可以考慮發展自下而上的、多元化的培訓專業組織機構。

  4. 加強企業培訓師市場的立法和執法力度

  企業培訓師市場上的混亂現象,既損害了受訓的消費者,也損害了培訓機構和企業培訓師本人,尤其損害了那些優秀的培訓機構和企業培訓師利益。要減少企業培訓師市場的混亂現象,就要在廣泛調查的基礎上,確定培訓市場 法律 或法規,通過 工商、行會、消費者協會等部門聯合執法,嚴格懲罰不規範行為,確保企業培訓師市場正常有序發展。

  5. 企業培訓師也要加強自身學習

  資訊化與數字化的高速發展,致使知識更新換代速度大大加快。這種情況下,企業培訓師如果滿足於現狀,不著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就很容易陷入日常的程式性 工作中去,就不能為企業和客戶提供高質量的專業服務。只有勤於積累、善於鑽研業務,能夠將“學”轉化為“識”,並富於教學技巧地實現表達和互動溝通,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培訓師。加強培訓師的自我學習、終身學習,不僅能夠確保企業培訓師生涯的健康發展,更能夠為廣大受訓者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企業培訓師作為決定培訓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人力資源因素,儘管還存在一些自身問題。隨著時代的進步,企業培訓師需求量不斷增大,企業培訓師必將成為 中國 21世紀最為亮麗的職業之一。

  參考 文獻 :

  [1]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培訓師職業標準***試行***》,2004.

  [2]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編:《國家職業標準:企業培訓師》。北京:中國勞動與社會保障出版社,2002年.

  [3]《2007-2008年中國培訓市場分析及投資諮詢 報告》,2007年。

  [4]孫明宇、胡緩緩,《我國培訓師行業的現狀及發展初探》,《 教育 發展研究》. 2005年3月.

  [5]孫明宇、胡緩緩,《我國培訓師行業的現狀及發展初探》,《教育發展研究》. 2005年3月.

  [6]董妙齡,《談談如何構建高素質的培訓師隊伍》,《北京市 經濟 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5年6月,第20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