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同學們,讓我們攜手共進,向雷鋒一樣,報答我們的父母,報答讓我們平安生活的人們,做有道德有理想的一代新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夠幫到你。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雷鋒好榜樣,讓世界充滿陽光!

  “雷鋒”一個響亮而有力的名字。“雷鋒”一個熟悉而陌生的身影。3月,雷鋒月,學習雷鋒,讓愛伴我行。雷鋒叔叔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他給我們留下了助人為樂精神、釘子精神、無私奉獻精神,聚集了“雷鋒精神”

  雷鋒般的人就在我們身邊。想一想,如果你是一束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隨手撿起地上的一片紙,扶起一個摔倒的小同學……你也是一個小雷鋒。同學們!一滴水只有滴在大海才會永不幹涸,然而,大海只有匯聚了無數滴水,才會波瀾壯闊。我希望我們的校園內處處瀰漫著雷鋒的氣息。讓我們以學習雷鋒精神為本,以弘揚雷鋒精神為榮!記住:做一件好事就是散播一束陽光。讓我們共同發射光芒,讓世界永遠沒有天黑!讓世界充滿陽光!充滿愛!!!

  謝謝!

  篇2

  又是一個心曠神怡的季節,我們伴著春的腳步,嗅著花的芬芳,感受著青春的活力,腦海中又浮現出了那個感天動地的形象---雷鋒。

  他勤勞而堅毅,無私而勇敢,默默無聞只為獲得幫助他人的那份幸福與快樂。多少人,在他的故事面前淚如雨下。多少人,把他的精神銘記在心。多少人,讓他的品質發揚光大。他已去了另一個美好的地方,但他的故事、品質、精神卻永遠的留在了人們的心中,永垂不朽。

  有這樣一個青年,當人們疲憊不堪,懶懶散散的推著小車時,他卻健步如飛,毅然決然的推著裝滿磚塊的小車,可又有誰知道他是自願來幫助這些人的,他默默無聞的加入了這個沒有報酬的工作,無私的投入到建設祖國的行列中。不論多苦多難,他都沒有放下手中工作,儘管揮汗如雨他依舊低著頭,一言不發地工作著。他的舉動感動了人們,工人、路人都紛紛加入到這個艱難的工作中。這就是一直被我們稱讚的雷鋒。

  有一個短暫的故事會帶給我們深思。一輛運載30噸玉米的貨車,在濟寧市境內不慎側翻,30噸玉米因此撒到地上。有很多村民聞訊而來,拿著掃帚袋子如風似火搶玉米。這時來了一位中年人對那些村民說:“你們不能這樣,人家外地人在咱們這裡出了事情,咱得幫著人家,幹嘛要拿著袋子、掃帚給人家搗亂,這不是咱們應該做的事。人家是河北的,出門不容易,咱們都知道掙錢不容易,怎麼能在這個時候趁人之危呢?”之後,薛先生自發組織十餘人看守糧食直到全部被重新裝入車裡。一個農民,他可以做到這樣,是一種怎樣的品質啊!

  對於這種事,有人會認為事不關己,走自己的路。這樣的人雖然冷淡,但也無可厚非。有的卻不管司機的感受趁火打劫,這無疑是在人家傷口上撒鹽。而與這些人相反,有的人會站出來,助人一臂之力,可謂是雪中送炭值得人們稱讚。他人之困就像是檢測旁人品行的尺子,對他人毫不關心的人顯然不會太高,而趁人之危的人的高度無疑幾乎為零,助人為樂的人才是最高。

  我們是新世紀的學生,標誌著新思想,新感情,但有了這新思想新感情,不代表失去了尊嚴和愛心,就如一朵鮮花沒有了花蕊和花瓣,就失去那奪目的光鮮和亮麗。所以請我們帶著自己的那份尊嚴,那份堅定,攜著雷鋒精神,走向人生燦爛的征途!

  篇3

  同學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的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學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雷鋒,一個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先鋒人物;雷鋒,一個激勵青年朋友奮發進取的道德楷模。在三月學雷鋒活動月,我們一起來重溫雷鋒精神,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雷鋒是一個高尚的人,也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他用平凡樸實的言行,展現出一種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他熱愛人民、樂於助人、甘於奉獻。因此,“做個有道德的人”成為人們通常對雷鋒精神最樸素的理解。

  雷鋒一生都在為他人做好事,有著良好的道德品質,人們也常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時代需要雷鋒精神。在社會經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也暴露出區域性的誠信缺失、道德失範。跌倒的老人要不要去扶起來?被碾壓的女童要不要去搶救?這些突如其來的事件,像一面犀利的鏡子,拷問著人們心底的道德良知。有些人說:不是我不想做好事,就怕我的好心反而被壞人利用,我們傷不起啊!於是,一些人蛻化得空前的自私和冷漠,一些人唯利是圖、善惡不分。更有甚者,將高尚貶低成愚昧,醜惡美化成了高明。這些錯誤認識不僅敗壞了社會風氣,也腐蝕了時代肌體。 更有許多人只在“雷鋒日”裡趕形式,走過場,一些場景令人啼笑皆非———曾有孤寡老人在3月5日一天之內幾次三番被人“做好事”送去洗澡,洗出病來,平時卻乏人問津孤苦無助。如今社會風氣凡事講效益,圖回報,有些人做了好事,不再甘當無名英雄,而是大張旗鼓地宣傳標榜,甚至伸手要報酬。更多的則如我輩,對雷鋒精神淡漠了,遇到困難繞道走,見義不為,見難不幫,見危不扶,使人與人之間和諧互助、真誠友愛的關係變冷漠了。

  雷鋒精神早已紮根中國,走向世界。一位美國青年女教師在參觀雷鋒紀念館後,深情地在留言簿上寫道:“雷鋒屬於世界”。 據瞭解, 有個中文名字叫王龍的德國人在北京街頭帶小學生過馬路,被人們稱為“洋雷鋒”。有個中文名字叫馬瑞南的芬蘭人福州街頭的斑馬線上攔汽車,提醒司機“車讓人”。

  這種東方不亮西方亮的狀況,讓我們國人有點尷尬。還好,我們在覺醒,我們在反思。在當代,我們找到了一種學雷鋒的全新途徑——義工。據報載,擁有5.8萬名註冊義工,展開16類30多個服務專案的深圳,其《義工服務條例***草案***》已進入立法階段。該草案明確定義了義工是指基於某種道義和良知而從事公益事業的人或人群;具有志願性、公益性、非牟利性、輔助性等特點;義工遵循誠信、公正、及時和節約的服務原則,以及應具備的條件及其權利義務、服務受理程式、法律責任等。

  可以相信,法制的保障和規範,將大大有助於提升公民的價值取向,增強責任意識,形成文明程度更高的社會價值觀,使學雷鋒、做好事、行善行、做君子,成為公民的內在需求和行為準則。事實是,崇尚“時間就是金錢、知識就是財富”的移民城市深圳,不僅有數以萬計的身穿紅馬甲,忙碌地穿梭於深圳的每個角落,無償地奉獻著時間和技能的義工,而且84%的市民認為義工值得尊敬;42%的市民參與過義工服務;91%的人願意做義工。

  大家可能要問:姚老師你舉的都是別人的事例,你自己做過志願服務嗎?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我也做過幾次志願服務,只是我很不願張揚,沒有向別人說過。其實我最難忘的一次志願服務是——獻血。請看這個獻血證。……

  同學們,學雷鋒,做力所能及的事,是一個人幫助他人,有利於社會和諧,能提升自身品質的一舉多得的大功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隨手撿起地上塑料包裝袋,課後幫同學解決一個難題,下雨時,為沒傘的同學撐過一把傘,等等。我們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曾說過:“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讓我們用道德做一面引領之旗,從實幹開始,用行動證明,樂觀而堅定地說一聲“學雷鋒,走你,!”用道德的力量壯我中華。


1.小學生學雷鋒演講稿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2.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精選

3.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4.國旗下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5.五年級學雷鋒演講稿

6.小學雷鋒故事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