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子孫是誰

  引言:黃帝以後我國曆史上出現的堯、舜、禹,和後來的夏、商、週三代,都是炎黃的後代。居住在中原地區這些居民自稱為華夏族,到漢朝以後稱為漢族。後世的漢族人就把黃帝尊稱為自己的祖先,自稱是“炎黃子孫”。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烈山氏:也作 厲山氏, 就是中國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炎帝。因以火德王,故稱為炎帝或 赤帝。繼 女媧之後成為天下的共主,傳說是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又創造五絃瑟,開始蜡祭和市場,自他以後中國進入農耕社會。

  據說,他是中國遠古時期部落首領,與 黃帝同為中華民族始祖。《國語.晉語》載:“昔 少典氏娶於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 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宋代《路史.國名》載:“炎帝后,姜姓國,今寶雞有姜氏城,南有姜水”。炎帝傳說在 寶雞民間和官方流傳經久不衰。寶雞市區和南郊 常羊山建有 炎帝祠、 炎帝陵,海內外 炎黃子孫每年 清明節和農曆七月七舉行盛大祭祀紀念活動。

  炎黃子孫是華人的自稱。“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寶雞市境內***。“黃”指黃帝***Yellow Emperor***,以姬水***今陝西武功漆水河***成。炎黃二帝為中華始祖。傳說他們出自同一個部落,後來成為兩個敵對的部落的首領。兩個部落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把自己叫做“炎黃子孫”。僑居海外的居民更是引以為榮。每一箇中華民族的子孫都知道自己是“炎黃子孫”。但到底“炎黃子孫”是指誰?是地域的,還是民族的,是單純的漢民族?恐怕很多人是不太明瞭的。

  古書記載說,黃帝以後我國曆史上出現的堯、舜、禹,和後來的夏、商、週三代,都是炎黃的後代。居住在中原地區這些居民自稱為華夏族,到漢朝以後稱為漢族。後世的漢族人就把黃帝尊稱為自己的祖先,自稱是“炎黃子孫”。

  不僅中原的漢民族這樣說,北方的匈奴、西邊的羌族***羌族,我國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居住青海一帶***、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也都自稱是炎黃的子孫。

  華夏族和其他各族不斷融合,華夏族的活動範圍不斷擴大,高度發展的華夏族文化逐漸擴充套件到全國各地,這地區稱為“中華”,“中華”便逐漸成為代表整個中國的名稱,“炎黃子孫”也隨之帶有更廣泛的含義。於是炎黃子孫就成了中華兒女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