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胃的相關蔬菜有哪些

  胃不好的人如果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會導致胃病更嚴重。要想養好胃,就得選對食物。你們知道秋季養胃吃什麼蔬菜嗎?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秋季養胃的蔬菜,歡迎閱讀。

  秋季養胃的蔬菜

  1、土豆

  土豆富含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吃後可刺激腸道蠕動,能緩解便祕。新鮮土豆煮後在水中仍能保持塊狀,吃起來口感很面,所以適合做湯。最常見的就是西餐中的紅菜湯,也叫羅宋湯,把土豆、胡蘿蔔、紫菜頭、洋蔥、牛肉一起煲煮,酸甜開胃。此外,土豆牛肉湯也是最經典的搭配之一,其鮮味十足,還能健脾養胃。

  2、山藥

  山藥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益心安神等保健作用。山藥適合跟肉類一起煲湯,不但能使肉湯營養加倍,還有利於肉湯中營養素的吸收。常跟山藥搭配的肉類有排骨、牛肉、鴨肉、羊肉等。

  3、蓮藕

  中醫認為,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之功,煮熟後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蓮藕與芸豆熬湯,可改善睡眠質量,和排骨一起煲湯能健脾開胃,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

  4、白蘿蔔

  白蘿蔔有益胃、順氣、消食的功效。它能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消化脂肪,其中的芥子油和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體內廢物的排出。因此,白蘿蔔跟排骨、牛肉、羊肉、豬蹄等一起煲湯,不但補氣順氣,還能減輕油膩感。如果不想白蘿蔔的辣味太重,煲湯時蓋子別蓋嚴。

  秋季最佳的養胃食譜

  1、山藥百合大棗粥

  材料: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

  做法:將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共煮粥。

  服用方法:每日2次服食。

  健康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滋陰養胃、清熱潤燥的作用。

  適應人群:本粥特別適合胃病中醫辯證屬胃陰不足者,病人常表現為胃脘隱痛、飢不欲食、口乾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2、砂仁羊肉湯

  材料: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薑、羊肉少許。

  做法:將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薑數片及適量羊肉共煮湯,熟後放入適量食鹽服食。

  服用方法:每週3次。

  健康功效:其中砂仁溫中化溼、行氣和中;白胡椒、生薑辛溫理氣;羊肉辛溫補虛、養胃散寒。砂仁羊肉湯具健脾散寒、溫胃止痛的作用。

  適應人群:特別適合胃病中醫辯證屬脾胃虛寒者,病人常表現為胃脘隱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溫、神疲憊力、舌淡苔白、脈細。

  3、木耳炒肉片

  材料:黑木耳15克、豬瘦肉60克。

  做法:將黑木耳幹品15克用溫水發好、洗淨,豬瘦肉60克切片放入油鍋中炒兩分鐘後,加入發好的黑木耳同炒,再加食鹽適量,清湯少許,燜燒5分鐘即可服食。

  服用方法:每週3次。

  健康功效:其中黑木耳益胃滋腎、調理中氣,與豬瘦肉合用,可補益脾胃、調理中氣。

  適應人群:特別適合因為情志不暢導致的胃病,中醫辯證屬肝氣犯胃者,病人常表現為胃脘脹滿、疼痛連及胸脅、噯氣反酸,每因情志因素而發,苔薄白、脈弦。

  秋季養胃的方法

  1、搭配要合理

  合理指的是富含水分和營養。牛奶、豆漿符合上述要求,可任選一種,還應加上其他“乾點”,因為穀類食品在體內能很快分解成葡萄糖,糾正一夜後可能產生的低血糖,並可提高大腦的活力及人體對牛奶、豆漿中營養素的利用率,同時還要有適量的蛋白質和脂肪如雞蛋、豆製品、瘦肉、花生等,這樣能使人整個上午精力充沛。

  此外,還需吃一點兒水果和蔬菜,這不僅是為了補充水溶性維生素和纖維素,還因水果和蔬菜含鈣、鉀、鎂等礦物質,屬鹼性食物,可以中和肉、蛋、穀類等食品在體內氧化後生成的酸根,達到酸鹼平衡。

  2、注意保暖胃

  現在晝夜溫差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保暖,要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時要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心平氣和,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另外,除早餐外,其他兩餐的飲食也要要特別注意,胃病患者的飲食應該以溫、軟、淡、素、鮮為宜,最好能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這樣可以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防止胃酸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

  切忌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吃飯時要細嚼慢嚥,儘量減少粗糙、生硬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杜絕外界微生物對胃黏膜的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