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浩氣而壯山河的鄧世昌閱讀答案

  鄧世昌在最後危急滅亡關頭,還與敵艦周旋,彈盡之後還果斷決定要撞沉敵主艦,誓與敵同歸於盡,最後不幸爆炸沉沒,可謂“壯山河”。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抒浩氣而壯山河的鄧世昌》閱讀材料

  1894年中日甲午之戰,湧現了許多英勇作戰的官兵,至今為人們所頌揚,鄧世昌即是其中著名的將領。鄧世昌犧牲後舉國震動,光緒皇帝曾垂淚撰寫悼念輓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李鴻章也在《奏請優恤大東溝海軍陣亡各員折》中為鄧世昌表功,說:“鄧世昌首先衝陣,攻毀敵船,被溺後遇救出水,自以闔船俱沒,義不獨生,仍復奮擲自沉,忠勇性成,一時稱歎,殊功奇烈。”鄧世昌不僅是北洋海軍的驕傲,也是矗立在人們心中的豐碑。

  1868年,鄧世昌懷著救國的志願,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福州船政學堂學習航海,成為福州船政學堂駕駛班第一屆畢業生。1871年被派到“建威”練船,隨船巡歷南洋各島。1874年被任命為“琛海”兵船大副,以後歷任“海東雲”“振威”“飛霆”等艦船管帶。1879年,李鴻章籌辦北洋水師,“聞世昌熟悉管駕事宜,為水師中不易得之才”,遂將其調入北洋水師,任“飛霆”“鎮南”炮艦管帶。1888年10月,北洋水師正式組建成軍,鄧世昌任中軍中營副將,仍兼“致遠”艦管帶。他因訓練有功,獲“噶爾薩巴圖魯”稱號。

  鄧世昌是北洋水師中唯一沒有出國學習或實習經歷的艦船管帶,可以說是中國自己培養的海軍人才。他勤於鑽研海軍戰略戰術理論,注意學習西方海軍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細心研究軍事裝備和訓練方法,取長補短,為我所用,李鴻章對其頗為讚許。1880年,鄧世昌隨同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赴英國接收“超勇”“揚威”兩艦,這是北洋水師首次到國外接收戰艦,李鴻章派出的操艦管帶無疑是北洋水師中出類拔萃的。8月17日,“超勇”“揚威”兩艦從英國紐卡斯爾港起航,開始了由英國到中國的漫長航行。這是中國海軍首次駕駛軍艦航行北大西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線,途徑的各國始知中國也有海軍,均鳴禮炮致敬,極大擴大了中國的國際影響,也開闊了鄧世昌的眼界。在他的精心訓練下,“致遠”艦“使船如駛馬,鳴炮如鳴鏑,無不洞合機宜”,成為北洋艦隊中整訓有素、最有戰鬥力的主力戰艦之一。

  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之後,日本聯合艦隊一直在尋找機會,與北洋水師決戰。9月16日凌晨,丁汝昌奉命率“定遠”“鎮遠”“濟遠”“致遠”等18艘艦船從大連出發,護送增援平壤清軍,當日午後抵達大東溝。

  9月17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北洋艦隊正準備起錨回航旅順,發現日本聯合艦隊自西南駛來,丁汝昌當即命令艦隊起錨迎戰。據18日丁汝昌電報,“昨日在大東溝外,十二點與倭船開仗,五點半停戰,我軍致遠沉,經遠火……”實際情況是12時50分,雙方在大鹿島西南3海里處開始交火。鄧世昌指揮“致遠”艦奮勇作戰,在“陣雲繚亂中,氣象猛鷙,獨冠全軍”。在日艦圍攻下,“致遠”艦多處中彈起火,船身傾斜。鄧世昌鼓勵全艦官兵,“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雖死,而海軍聲威弗替,是即所以報國也!”後彈藥用盡,鄧世昌認為“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此艦,足以奪其氣而成事”,抱定死戰的決心,毅然駕艦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右舷,決意與敵同歸於盡。“吉野”號日軍見狀大驚失色,集中炮火向“致遠”艦射擊,一發炮彈擊中“致遠”艦的魚雷發射管,管內魚雷發生爆炸,導致“致遠”艦沉沒。鄧世昌墜落海中後,隨從以救生圈相救,他拒絕並說:“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於海,義也,何求生為!”鄧世昌所養的愛犬“太陽”亦遊至其旁,用嘴銜住他的胳膊,不讓他沉沒,鄧世昌誓與軍艦共存亡,毅然把愛犬也按入水中,隨同自己亦沉沒于波濤之中,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壯烈殉國。

  鄧世昌曾說:“人誰不死,但願死得其所爾。”他的英勇犧牲,正是對自己理想的踐行。在獲悉鄧世昌犧牲的訊息後,舉國震動,光緒皇帝親筆撰寫輓聯,並賜予鄧世昌“壯節公”諡號,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師昭忠祠,御筆親撰祭文、碑文各一篇,褒獎其“臣心不二,抒浩氣而壯山河;大節在三,留英光以爭日月”。據說李鴻章得到噩耗後老淚縱橫,反覆唸叨“不料今世尚有此人”。清政府還賜給鄧世昌母親一塊用1.5公斤黃金製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撥給鄧家白銀10萬兩以示撫卹。鄧世昌的家人用此款在原籍廣東番禺為鄧世昌修建了衣冠冢,並建起鄧氏宗祠。山東威海百姓被鄧世昌的忠烈行為感動,於1899年在成山上為鄧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

  【相關連結】

  ①解放軍海軍“世昌艦”為紀念在甲午海戰中壯烈殉國的海軍將領鄧世昌而特別命名。世昌號訓練艦1996年服役,可載200名學員和40名教官,該艦可快速改裝成醫院船、直升機母艦、運輸船。

  ②201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20週年。海軍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警示國人勿忘國恥,牢記使命為國擔當。會見連戰時說“120年前的甲午,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給兩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

  《抒浩氣而壯山河的鄧世昌》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鄧世昌是福州船政學堂駕駛班第一屆畢業生,作為管帶的他精心訓練,使“致遠”艦成為北洋艦隊中整訓有素、最有戰鬥力的主力戰艦。

  B.甲午海戰中,“致遠”艦在衝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時,不幸被魚雷擊中,魚雷發生爆炸導致艦船沉沒,鄧世昌也隨即墜海溺亡。

  C.鄧世昌為國捐軀後,舉國震動,光緒皇帝親筆寫輓聯,李鴻章老淚縱橫,並上奏摺為他表功,山東威海百姓在成山上為他塑像建祠。

  D.紀念鄧世昌而命名的“世昌艦”可快速改裝成多種用途的船,表明當今中國海軍與甲午戰爭時不可同日而語,完全有能力戰勝日本。

  E.甲午戰敗,在褒揚鄧世昌氣壯山河、光照日月的以身報國的壯舉的同時,我們每個人更應該牢記歷史,不忘國恥,為國擔當。

  ***2***北洋水師的艦船幾乎都是從西方購入,北洋水師中唯一沒有出國學習或實習經歷的鄧世昌卻成為了最優秀的艦船管帶,原因何在?請結合材料加以概括。***6分***

  ***3***文章的開頭一段寫得很有特色,從全文看有何作用?***6分***

  ***4***文章借用光緒皇帝評價鄧世昌的話“抒浩氣而壯山河”作標題,你是如何理解這一評價的內涵的?請結合文字談談你的看法。***8分***

  《抒浩氣而壯山河的鄧世昌》閱讀答案

  ***1***E3分、C2分、A1分

  ***2***①勤於鑽研海軍戰略戰術理論。②注意學習西方海軍的先進技術和經驗。③細心研究軍事裝備和訓練方法。④出國接艦也開闊了他的眼界。***任答對3點即可***

  ***3***①從內容上看,開篇點出甲午戰爭背景,把人物放在大背景下表現,並且引用光緒皇帝和李鴻章的話,點明文章的主旨,有提綱挈領的作用。②從開篇手法看,採用倒敘的方式,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心生對鄧世昌的崇敬之情。③從結構上看,既自然引出下文的追述,又與文章結尾相照應,使文章結構嚴謹。

  ***4***①鄧世昌在甲午中日海戰中英勇無畏,堅決抵禦外敵入侵,顯示浩氣。②戰鬥中,指揮若定,身先士卒,雖遭遇敵艦圍攻,絕不退讓逃避,堪稱豪傑,顯示浩氣。③在最後危急滅亡關頭,還與敵艦周旋,彈盡之後還果斷決定要撞沉敵主艦,誓與敵同歸於盡,最後不幸爆炸沉沒,可謂“壯山河”。④落入水中,拒絕同胞的拯救,甚至將救他的愛犬一同按入水中,英勇殉國,可謂“壯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