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國旗下學生演講稿

  十月份就要到了,有哪些演講稿適合學生在國旗下演講的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關十月份國旗下學生的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

  老師、同學們,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文明禮貌,珍愛生命》。

  我們偉大祖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盡還被人們廣為傳誦。“孔融讓梨”的故事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學校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採取了種種加強校園安全的措施。在安全的問題上,來不得半點麻痺和僥倖,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為天;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我們必須要防範在先、警惕在前,必須要警于思,合於規、慎於行。必須要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人人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事事講安全,必須要築起思想、行為和生命的安全長城。對於我們小學生而言,提高安全意識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1.校園內不追跑打鬧。樓道及教室不進行各種體育活動,右行禮讓,上下樓時不跑、不推、不逗、不鬧、不擁擠,防止踩踏事故的發生。

  2.注意體育課及課間的運動安全。體育課聽從老師管理,按照老師要求,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3.注意飲食安全。不吃三無食品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不買無照商販食品,預防食物中毒。

  4.注意交通安全。上下學時學校門口人多車多,過路時要特別小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珍愛生命,相信你們一定會珍惜人生中最為寶貴的年華,用智慧、勤奮與美好的心靈,在這塊沃土上吸取豐富的營養,健康成長,愉快生活。讓生命的一泓清泉,永流不息。

  篇2

  今天,我講的題目是<<愛祖國從小事做起>>。

  迎著初升的太陽,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國歌聲響徹天空。站在五星紅旗下,親愛的同學,你想到了什麼?或許,你會想起在戰爭年代為祖國母親的誕生浴血奮戰的勇士們;或許,你會想起在和平年代為祖國的發展建功立業的功臣們……而此時此刻,我的眼前卻浮出了這樣的一幕——

  一個小女孩在校園裡撿到一枚一角的硬幣,見硬幣上滿是汙泥,她就從口袋中掏出紙巾仔細擦起來,大概是因為沒有擦乾淨的緣故,她又跑到水池前,認真地清洗起來。然後,她把錢交給了班主任。我目睹這一切,為她的行為所感動。硬幣的面值雖然很小,份量雖然很輕,但它上面刻有國微,就變得很重很重。國微是一個國家的標誌,尊敬和愛護國微是熱愛祖國、維護社國尊嚴的表現。

  同學們,愛祖國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愛祖國就要把祖國時刻裝在心裡,時刻與祖國母親同命運,共呼吸;愛祖國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祖國母親增光添彩!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2016年10月*日,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每天問一問自己。

  我們每天問一問自己,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這四句話出自陶行知的《每日四問》。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文中要求我們每天問一問自己,在健康、學習、工作、道德四個方面有沒有進步,進步了多少?健康是生命之本、幸福之源;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工作的好壞對我們的今天和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他說:“如果我們每天都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我們就一定能在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每日問一問自己,實際上就是一種反省,這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在我國古代先賢身上就有這種好的習慣和品質,《論語》中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每天必定用三個問題來反省自己:替人謀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與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誠實可信?師長的傳授學藝是不是複習運用了?”千百年來,無數的古代先賢以這一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最終成就了很多的謙謙君子和學問大師。今天,我們偉大的教育先輩陶行知先生更是把它昇華成“每日四問”。

  每日四問,值得我們反覆思考,應當做我們成長中的一面鏡子,每天照一照,每天問一問自己,我今天鍛鍊身體了沒有?我今天讀書了沒有?我今天抄了讀書筆記沒有?我今天寫了日記沒有?我今天學到的知識鞏固運用了沒有?我今天做了哪些對集體和他人有益的事情?

  老師們,同學們,我們都要來養成每天問一問自己的習慣,做一個身體健康、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看完“”的人

1.10月國旗下學生演講稿 國旗下學生優秀演講稿

2.9月份國旗下演講稿

3.十月國旗下演講稿二篇

4.中學生國旗下演講勵志演講稿7篇

5.國慶節國旗下學生演講稿

6.11月份國旗下演講稿精選3篇

7.國旗下學生開學演講稿5篇

8.中秋節學生國旗下的演講稿4篇 2016中秋節學生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