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風險整合管理的機制

  財務風險整合管理的有效實施需要以完善的機制作為保障,且該機制應具有客觀性和規律性。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1.組織整合機制。組織整合是財務風險整合管理的支柱,它的目的是通過部門協調、人事制度和權責利等的制度性安排,最大限度地使企業各項創新活動適應多變的市場環境,在組織結構、組織形態以及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綜合、系統地分析和設計,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組織的執行效率,保障財務風險整合管理目標的實現。

  完善的組織整合應具備的條件包括明確財務風險整合管理目標、風險管理機構、外部風險監管機構和風險管理文化。明確的財務風險整合管理目標可以為財務風險整合管理評價提供依據;風險管理機構是風險整合管理的組織者和協調者,負責制定財務風險整合管理實施政策、組織和協調財務風險整合管理工作、負責財務風險管理的業績考核;外部風險監管機構包括行業協會和政府監管機構,它們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對風險管理達不到一定水平或因風險管理失控而對社會造成損失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懲罰,對風險管理機制執行較好的企業在風險評估、信用評估和社會榮譽等方面給予更好的評價;風險管理文化是整合風險管理的關鍵環節和精髓,它的作用是通過企業風險管理文化教育培訓,在企業內部形成全員風險意識。

  組織整合有助於形成合理的組織結構和良好的組織氛圍,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員工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財務風險整合管理的全面實施奠定基礎。

  2.資訊整合機制。風險的產生往往源於資訊不完全、資訊不對稱和資訊阻塞。財務風險整合管理需要大量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財務資訊和非財務資訊,這些資訊可以為財務風險整合管理提供基礎資料。

  資訊整合是指監督、保障和協調財務資訊和非財務資訊的生成、收集、處理、傳遞和保密的制度安排。它是避免出現“資訊孤島”和促使財務、業務、風險管理相互分離的有效手段,有助於實現企業經營活動資訊、與經營流動相關的非經營活動資訊和風險管理支援資訊的專項和綜合整合,達到資訊共享和功能互動的目的。

  3.人力資源整合機制。人力資源是企業的寶貴財富和創新的源泉,在財務風險整合管理的實施過程中影響最大。人力資源整合是指在一定的企業文化氛圍下,運用監督機制、激勵機制和培養機制,協調員工、組織和工作三者之間的關係,實現三者之間和諧發展的制度安排。人力資源整合是財務風險整合管理實現的智力保障,其實質是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每一個員工的工作目標和行為方式與組織目標保持一致。

  企業文化氛圍是人力資源整合的人文環境,它向員工傳遞企業精神和思想,實現員工與企業文化的和諧。監督機制、激勵機制和培養機制是實現員工、組織和工作三者之間和諧的有效手段。

  4.風險管理過程整合機制。風險管理過程整合是綜合運用功能整合、過程整合和技術整合,在時間層面和空間層面對財務風險進行專項和綜合的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規劃、風險預警、風險決策和風險控制,從時間、空間、過程和影響四個維度實現對財務風險的全方位、多視角的管理。它是財務風險整合管理系統實現的核心和關鍵技術,是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有效手段。

  功能整合,就是將辦公自動化、管理資訊系統、決策支援系統和風險管理系統的功能進行系統整合;過程整合,就是運用並行工程原理,進行經營過程重構,建立新的網路整合組織系統,實現動態聯盟與供需鏈管理;技術整合,就是將人工智慧技術、資料處理技術、資料庫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等與管理科學和方法加以綜合運用,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整合資訊管理系統。

  5.資訊溝通與反饋機制。資訊溝通與反饋是保障資訊質量,實現資訊共享,提升企業風險管理快速反應能力的有效措施。它通過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渠道,就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風險管理活動及其他相關資訊進行溝通和協調,消除意見分歧,將風險整合管理理念融入到企業戰略層、戰術層和業務層,使其在企業財務風險整合管理過程中保持一致。資訊溝通與反饋在組織整合、資訊整合、人力資源整合、風險管理過程整合和基於整合管理的內部控制系統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保障財務風險整合管理資訊的暢通,實現財務風險整合管理資源的優化配置,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內部和外部經營環境的要求。

  6.監控與學習機制。監控機制是指以財務風險整合管理目標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對財務風險整合管理進行監督、考核、評價和控制的組織制度安排。學習機制是指積累風險整合管理知識和經驗,保持財務風險整合管理系統的生命力,增強其適應性和先進性的重要手段。監控機制與學習機制是組織整合、資訊整合、人力資源整合、風險管理過程整合和資訊溝通與反饋實現、發展和優化的力量源泉。

  財務風險整合管理的原則

  1.時間整合管理原則。在時間層面上,財務風險的形成分為潛伏期、擴散期、爆發期和惡化期,前面階段的風險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必定會在後面階段不斷擴散和積聚,最終必將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此,財務風險整合管理應遵循時間整合管理原則。在時間層面上,應從整體的角度對財務風險的潛伏期、擴散期、爆發期和惡化期進行整合管理,控制每一階段財務風險能量的積聚度和擴散度,避免前面階段財務風險能量爆發並向後面階段的擴散和積聚。特別應重點對潛伏期、擴散期的財務風險加以監控,防止財務風險積聚和擴散到財務風險爆發期和惡化期,儘量避免發生財務風險和財務危機。

  2.空間整合管理原則。在空間層面上,財務風險表現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經營風險和分配風險,而且它們是相互影響的。籌資風險控制是起點,投資風險和經營風險控制是核心,分配風險控制是保障。因此,財務風險整合管理應遵循空間整合控制原則,從整體的角度對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經營風險和分配風險進行整合控制。

  3.時空整合管理原則。由於空間層面的財務風險具有時間性特徵。因此,財務風險整合管理應遵循時空整合控制原則,從時空整合管理的角度分別對潛伏期、擴散期、爆發期和惡化期的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經營風險和分配風險進行整合控制和對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經營風險和分配風險的潛伏期、擴散期、爆發期和惡化期進行整合控制。

  4.系統性原則。企業財務風險的產生有其內在根源和外部誘因,而這些內在根源和外部誘因是相互影響的,財務風險是外部誘因和內部誘因不利影響的積聚。當這種不利影響的積聚達到一定程度時,便會爆發財務危機,甚至會導致企業破產。因此,在進行財務風險整合管理時,應遵循系統性原則,從系統的角度對財務風險的外部誘因和內部誘因進行整合控制。

  5.動態性原則。企業所處的內部環境、外部環境和經營管理活動是不斷變化的,通過規範財務管理基礎性工作,重視和加強財務風險的防範工作,做到“居安思危”,充分發揮資訊科技在財務風險整合控制中的作用,提高企業抗風險的能力,就能夠有效地防範和化解財務風險,避免財務危機的爆發,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財務目標。因此,在財務風險整合管理中應遵循動態性原則,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時間、不同企業對財務風險進行動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