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現代造價工程師具備的素養

  隨著我國工程造價管理體制逐步與國際接軌,對造價工程師的素養要求也越來越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造價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具備工程造價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一個造價從業人員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東西。由於工程造價就是一項工程的建造價格,是一項工程的收入、支出和利潤的總和,而市場經濟下收入和支出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它們的差值就是利潤,利潤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具備工程造價的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首先應當具備四個基本功

  第一,提高自己的看圖技能。先從頭到尾瀏覽一遍整套圖紙,對工程的整個設計意圖瞭解後,再逐步重點詳細看圖。在看圖時要弄清以下問題:1、建築物層數、層高、總高、室內外高差、簷高、結構形式、總長及跨度等。2、工程各組成部分的用料及作法。3、建築物的牆厚,各層構件的裝飾裝修有無變化等。4、建築物基礎形式、深度、土壤類別、開挖方式及基礎牆體材料及做法。5、混凝土強度等級、砂漿強度等級、鋼筋的錨固搭接等。6、弄清建築物的平面佈置及節點圖位置,以免到時找不到相關內容浪費時間。特別要注意的是在看圖紙時如有疑問要做好記錄整理,不要急於計算,要儘快請建設單位組織有關方面答疑,以免拿到答疑書後又要重新調整,造成混亂。

  第二是熟悉常用的標準圖集做法。在工程量計算中經常會用到標準圖集,如果我們在平常工作中留心對經常遇到的圖集中的常用節點及做法進行牢記,那麼可以省去許多時間,從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如樓地面工程中的水泥砂漿樓地面、塊料樓地面及踢腳線包括的工程內容及做法;塊料面層的厚度;牆柱面一般抹灰的砂漿配合比及厚度;屋面保溫及卷材防水的一般做法;牆體拉結筋的節點做法;圈樑、構造柱的節點構造等。只要記住了這些常用的節點及編號,就可直接計算了。

  第三是熟悉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專案劃分。工程計價人員必須要熟悉工程計算規則及專案劃分,為什麼呢?1、專案設定不同。定額中的專案一般是按施工工序設定的,包括的工程內容一般是單一的,工程量清單專案的設定一般是以一個“綜合實體”考慮的,專案中一般包括多項工程內容。如樓地面工程中細石混凝土樓地面,工程做法包括四項內容,按定額的工程量計算規則,要計算三項內容,即墊層、混凝土找平層、細石混凝土面層,如有防潮層還要計算。但在清單專案計算規則中,這三項只用一個專案,即細石混凝土樓地面表示,並且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面積計算。2、專案特徵劃分不同。定額中的專案劃分只考慮簡單的特徵。工程量清單的專案劃分較細。工程量清單採用綜合單價法,特徵不同綜合單價就不同。3、部分構件計量單位不同。如在工程量清單中,門窗可以“樘”或“m2”為計量單位,但定額則以“m2”計量。由此可看出,如對工程量計算規則和專案劃分不熟悉,不能區分二者的計算規則及二者專案劃分的不同之處,則在計算工程量時就會因混淆出現計算錯誤或頻繁翻閱“計算規則”而耽誤時間。

  第四是合理安排工程量的計算順序。在工程量計算中有些工程量是可以重複利用的,這樣就可以把這些工程量先算出來,或者有些工程量必須是在一些工程量計算出來後才能得出的。這時如果工程量順序不正確將會使計算變得很麻煩,甚至造成混亂。導致降低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和效率。因此,合理安排工程量計算順序是為了計算流暢,避免錯算、漏算和重複計算,從而加快工程量計算速度。

  :熟悉工程法律法規

  做為一個優秀的造價工程師還要熟悉工程法律法規,如《建築法》《合同法》《招標投標法》等。我國目前的建築市場還不規範,處於半計劃經濟、半市場經濟時期。調節矛盾、糾紛主要採取行政手段解決,較少採取法律的手段解決。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深化,法律法規做為有效的調節關係的手段和方式,將是未來的發展的方向和趨勢。熟悉工程法律法規對造價人員維護自身權益、預防風險、化解矛盾將起到重要作用,也可提高造價人員的綜合專業素質。

  :合同管理的技能

  改革開放後,我國建築業隨著現代化建設的大力發展,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也產生了工程款拖欠、工程質量及安全等很多問題。工程管理是全方位的管理,要求管理者對施工專案的質量、安全文明施工、進度、成本等納入正規化、標準化管理。工程合同則是貫穿於整個工程建設過程,是工程專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合同本身是指承發包雙方為實現建設工程目標,明確相互責任、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是承包人進行工程建設,發包人支付價款,控制工程專案質量、進度、投資,進而保證工程建設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法律檔案。而一個建設單位不可能全方位的都在行,能夠完整的完成整個建造過程,因此必定存在委託、外包的情況,但所有這些都是要靠合同來管理和約束的。

  目前建設市場常見的一種施工承包合同形式是固定價格合同,是工程承發包計價的三種合同價格方式之一。它是指合同總價或單價在合同約定的風險範圍內不可調整,風險範圍之外的內容給予調整。因此固定價格合同有兩種形式即固定總價合同和固定單價合同。以固定總價合同來看,固定總價合同的工程造價易於結算,但量與價的風險主要由承包商承擔。固定總價合同一經簽定,承包商首先要承擔材料價格變動因素造成的風險。其次是工程量增加造成的風險。建設工程的工程量很關鍵,工程量計算工作量大,但這時需要施工單位在投標報價前對圖紙及清單進行詳細計算,不得漏算和少算。又因投標時間太短,施工單位無法精確計算工程量,只能按照清單給出的工程量報價。因此,僅依據清單報價而產生的漏算、少算造成的風險就全部由施工單位承擔。最後是工程承包範圍約定不清而造成的風險。固定總價合同的固定價格是建立在工程合同承包範圍和內容固定基礎上的,若發生合同承包範圍外的工程才可以追加合同價款。所以雙方對合同範圍的明確界定就顯得十分重要。但實際工作中有時對承包範圍的約定過於簡單或模糊,只寫明“施工圖紙範圍內的內容”。由約定不明或圖紙設計不清造成的損失只能由施工單位承擔。所以說合同管理是工程造價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熟悉合同中具有法律意義的條款,約定計量、計價的規則,學會起草合同,發現合同中的漏洞、陷井及模糊不清的條款並加以利用是一個優秀造價工程師必須掌握的技能。

  :造價管理技能

  優秀的造價工程師還要具備工程決策階段的造價管理技能,一個建設專案從醞釀、規劃、設計到建成投產包括以下階段:即決策階段、設計與計劃階段、實施階段、竣工階段。而決策階段的投資估算是專案建設前期編制專案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投資方案選擇的重要依據之一。同時決策的內容是工程造價的基礎,直接影響著決策階段之後的各個建設階段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是否科學、合理。決策階段造價工程師必須編制可行的投資估算。首先做好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造價工程師需要收集工程所在地的水電路狀況、地質情況、主要材料裝置的價格資料、大宗材料的採購地以及已建的類似工程資料,並對資料的準確性、可靠性認真分析,保證投資預測、經濟分析的準確。其次,要做好可行性研究的技術經濟論證。要充分做好調查研究包括國內外市場在專案計算期內對擬建產品的需求狀況,類似專案的建設情況,國家對該產業的政策和今後發展趨勢等。再次,應做好方案優化。造價工程師應與設計人員密切配合,用動態分析方法進行多方案經濟比較,通過方案優化使工藝流程儘量簡單,裝置造型更加合理,從而節約大量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