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芙蓉的花語及傳說

  芙蓉花在我國象徵富貴吉祥,它美豔無比,一日三變,其嬌豔之姿,常令人流連忘返。那麼大家知道醉芙蓉的花語是什麼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於醉芙蓉的一些資料吧。

  醉芙蓉簡介

  醉芙蓉:重瓣花,清晨和上午初開時花冠潔白,並逐漸轉變為粉紅色,午後至傍晚凋謝時變為深紅色。因花朵一日三變其色,故名醉芙蓉、三醉花,又名“三醉芙蓉”,是稀有的名貴品種。清代《花鏡》1688年裡明確記有醉芙蓉,說明我國栽培此花至少有300多年以上的歷史。屈大均的《廣東新語》也載有醉芙蓉“顏色不定,一日三換,又稱三醉”,並賦詩云:“人家盡種芙蓉樹,臨水枝枝映曉妝。”

  醉芙蓉的花語

  1.芙蓉是初秋的代表性花卉,白色優雅的花瓣會在一天之內變換為桃色的“醉芙蓉”,是十分有趣的花.她代表純潔的戀愛.

  2.早熟Precocity,早上花的顏色是白色或粉紅色,一到了午後就會便成大紅色.在短短的時間內能有如此變化的花,相當的特殊.因此它的花語是-早熟、貞操、高潔之士、美人、漂亮、純潔.

  關於芙蓉的傳說一

  唐朝時,南康有一地主,女兒貌美如花,名叫芙蓉,地主心地不好,巧取豪奪,佔得家財無數,每年春上,還從章江水運木材往南昌,可謂財源滾滾啊。可最大遺憾就是,膝下無兒,只生這一女,故把女兒視為掌上明珠,一心想為芙蓉尋一門好人家。

  芙蓉長到16歲時真是花姿綽約,可她偏偏愛上的卻是自己家的長工阿來。阿來這年18歲,也是英俊非常,就是家境貧苦。兩人彼此有情,這年竟然揹著地主結下了私情,彼此相約,同生共死,互不相負。

  地主聽到了些言語,大怒,強硬要把芙蓉與阿來分開。可是芙蓉以死示之,毫不退縮,阿來大為感動。

  地主怕女兒有個好歹,只好作罷。春江水漲,又是一年水運木材的時節了,這時地主心生一計。他好言對女兒芙蓉說,既然你與阿來彼此有情,作父親的自然會為你們打算,一定辦成你們的婚事,不過阿來沒有什麼見識,現在我要北上水運木材,不如叫阿來與我同去,好長長見識,回來後就為你兩人辦婚事。芙蓉大喜,將此事說與阿來聽。阿來也喜,春江水漲的三月,阿來隨地主搭大船北上。這一行,是禍不是福。地主趁阿來一個不注意,將阿來推進了江心...

  本來地主以為這樣可以打消芙蓉的念頭了,回來後便與她說了一門好媒。芙蓉知道所有後,並不言語,地主以為女兒真的為這一門好媒忘卻了阿來,心中大喜。芙蓉喜事當天,男方家的喜轎一大早就來了接新人。一片喜慶,芙蓉卻心如刀割。轎子恰巧行至章江邊,芙蓉衝出,躍入江中.......她為尋心愛的阿來而與江去......

  次年,章江兩岸生出一種樹,11月花開,花色先紅而粉,後為白,或為紫,墮入江中,順流而去,大家都說這是芙蓉的精魂,便將此花名為芙蓉。花開時節,江中墮滿芙蓉,於是章江從此又叫芙蓉江。有鎮在傍,遂名蓉江鎮。

  關於芙蓉的傳說二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成都有一位勤勞、美麗的姑娘,名叫芙蓉。她常去錦江邊上淘米。每次總有一條大鯉魚在她面前搖著尾巴,游來游去。好心的姑娘總是投米餵食,時間一長,這鯉魚對姑娘產生了濃厚的感情。

  這天,姑娘又來到錦江邊上淘米,鯉魚突然告訴姑娘一個祕密:“黑龍將於五月初五大發洪水,降災於成都”,並要姑娘快走,千萬不要走漏風聲,以免遭殺身之禍。姑娘聽後,憂心如焚,她飛快地奔向村去把這一訊息告訴了眾鄉親,很快大家就撤到了安全的地方。

  五月初五這天,黑雲壓城,烏雲滾滾,大雨傾盆,洪水暴漲。黑龍張著血盆大口,向姑娘猛撲過去。芙蓉也毫無畏懼,揮舞寶劍,躍入水中,勇敢迎戰。也不知戰了多少回合,一直戰到灌縣的鬥雞山下,山上一位叫金雞的小夥子也撥劍相助,力戰黑龍。在金雞的配合下,黑龍終被擊斃,而芙蓉姑娘終因傷勢過重也英勇地犧牲了。姑娘的鮮血沿江飄流,流到成都,化為朵朵絢麗的紅花。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勇敢、善良的姑娘,就把這花取名為芙蓉花,